以前经常听到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显”这样的话,这一句话也好像成了至理名言。可是有多少人会认真思考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难道读百遍之后就真的可以其义自显吗?对于一些没有基础的人来说,一些难题即使读上一千遍,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解释,恐怕也很难其义自显。
个人觉得想要把书读明白,读书笔记是少不了的工具,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把读到的内容再加工的过程。从这个加工的过程中,那些读到的内容很容易的就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一些书中的细节也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浮现出来。
现在来看,关于对写作的认识及方法论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深刻领会其中的要义呢?很多时候人们会希望找到一些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本人以前也会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希望能够在写作的路上找到一个借力的支点,以期望实现达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尤其是像一些能力提升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的把基础扎牢,才有可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的建筑。也可以说,任何时候都是底层基础的坚固程度决定了上层建筑的高度和稳定。一些希望走捷径的人,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很容易掉入自己挖的坑中。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一些现象,那些一夜暴富或者是抓住了一次机会受益的人,很难有持续性的好运连连。经常会看到一些昔日的巨富,他(她)们的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消息。反观一些百年老店,经常可以长盛不衰,在同样的危机中,仍然能够有转危为安,甚至于能够从危机中找到机遇,实现一种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写作其实就是一块磨砺我们思想的磨刀石,每一次作品的完成,应该都是一次对思想的梳理。那些内容从形成到写出来,都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写出来的每一句话进行组织和排序,形成文字之后也会反复念叼几遍,简单一点看句子通不通顺,深入一些,看一下这些句子是否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晰的描述出来。
按照常理来看,写作是一件门槛特别低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从某个层面上来看,我们从一开始会写字就开始为写作打基础,那些简单的字、词和句子就是写作构成的基础。只要会写字的人,也就有了写作的基础。
这样看来,写作的还真是一件基础很低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放弃了写作这件事情呢?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恰恰是这样,才会有许多人放弃了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想的磨砺是一件比较复杂而又坚苦的事情,很多人不愿意复杂的事情,对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是会让人忘而却步。
看一下在今天的社会,还有多少人会专注的去坐下来读书,很有可能当你去给别人说读书的好处,因为语焉不详的缘故,还会被别人讥讽。如果你换一种思路说的话,比如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可能会被别人接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黄金屋与颜如玉是被无数人证明了的事情,人们心里面很清楚,一朝得名之后的结果就是在权力面前,欲望满足的门槛就会降低。
这也就是人们对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共识,可是怎么样才能从书中获得这些人们心中期望的事物,当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好像人们也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此可以看到,面对一些看得见好处的事物,人们都会有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一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细节上,就会出现断档的现象。
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的概率是人们对具体的细节认知的比较模糊,没有看清楚这些细节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想要具备这样的逻辑,首先是多读一些逻辑性较强的非虚构类书籍,读完之后的读书笔记是一个硬指标,其次就是用掌握到的知识做为工具对遇到的事情进行梳理和分析。梳理和分析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抽象的事物用文字描述出来,这就需要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
以上三个流程完成之后,就会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框架,从读书这样的输入到文字形成的输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考习惯。这样的一种思考习惯就像是一种思想试验,这种试验的流程是从想法到文字的转换,这种转换的经过常常会是一次对内在思想的磨砺,经过磨砺的思想也总是会有一种锋锐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环境,由此带来对某些事物较为深刻的洞见。
没有人天生就具有深邃的思想,那些深邃的思想都是通过一次次的磨砺才一点点的形成。写作就是思想的磨刀石,请问磨砺的思想,才能够有其锋锐的一面,这些锋锐可以在普通的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一面。现实生活中总是会因为缺乏洞见而错失很多稍纵即逝的良机,写作正是一种时刻在为那些良机准备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思想变得高级,才可以影响和带来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