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道,杜元凯称若江海之侵,膏泽之润,若见闻太寡,蕴蓄太浅,譬犹一勺之水,断无转相灌注,润泽丰美之象,故君子不以小道自域也。”
身处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手机翻阅新闻,生怕错过每一条。这个年代,大家不闹饥荒,要担心的是浪费。不少人,读书带有攀比之心,哪位大师推荐的作品,谁在朋友圈发了本书,生怕自己没看过。
读书求速,为求人有我有,人读我读,读懂多少不在意,重要的是读过就行。这样的阅读态度,正如猪八戒吃人参果,看过跟没看差不多。难道读书是短跑比赛,还是争夺大胃王的游戏?
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谈谈曾国藩的阅读方法。曾国藩声名赫赫,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学识上更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他在《曾国藩十三经》中的“治学经”中提到“读书之道,杜元凯称若江海之侵,膏泽之润,若见闻太寡,蕴蓄太浅,譬犹一勺之水,断无转相灌注,润泽丰美之象,故君子不以小道自域也。”读书的道理,正如甘霖对万物的滋润;如果见闻寡陋,蕴藏积累如一勺清水,不会互相灌注沁润,形成丰腴的鱼米之乡这般景象。
1
读书要有若干本书烂熟于心中,只有熟读才是真正地精通知晓。
例如周星驰喜爱李小龙,他的多部电影,如《少林足球》、《功夫》甚至《美人鱼》,都透露着他对偶像的热爱与熟悉。《美人鱼》里带感的配乐,正是改编自李小龙电影《精武门》和《唐山大兄》的部分。如果他听了没有成千上万次,根本无法发掘这曲子的奥妙之处,更不会让看过《美人鱼》的观众对这首配乐印象深刻。细节之处,深究之下,我们会感概星爷对李小龙的爱有多深。由此可见,要把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道美食弄得清楚明白,不将其反复琢磨,直至吸收其精华至自身灵魂,是根本办不到的。
2
我们求快速阅读,求阅读广博,求各种阅读方法,往往是因为好胜,为了不输于人,却忘记了我们阅读的初衷。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羡林
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正如我们享用美食一般。我们去茶楼喝茶,品的可能不仅仅是精致的点心,醇香的茶汤;真正值得品味的,是茶楼带来的那份惬意,跟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那份舒适感。在梵高写的书信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关于《播种者》,我已经临摹了五次。两幅小的、三幅大的,我还会再画一次,我对这组人物形象简直太着迷了。”
梵高对于画画的热爱,没有任何杂质,纯粹得如孩童的眼睛一般。他说,画画是他唯一愿意做的事,尽管此时的他已经身无分文。当我们用心去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便不再是比赛,而变得有趣起来。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是一种将他人思想同化为自己思想的过程。单一的吸收,或单一的排斥,都不叫阅读,顶多是看书。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就没有疑问,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阅读时带着各种问题,试图在阅读之中获得答案,构建自己思想的体系,这是阅读的最高形式。
曾国藩在“治学经”里面谈到的阅读方法,至今看来都不算过时,都是实用的。
1.看、读、写、作,缺一不可
看与读,偏重于知识的积累和吸收;写与作,偏重于技巧的锻炼和运用。写,指写字、书法,不多练则不熟;作,指写作,常写才能做到文思灵活,笔头驾驭自如。
现在大家都直接用电脑打字,写文档,运用到笔的少之又少。难道因为少用,我们就可以荒废练字吗?如果我们连中国汉字都写不好,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正是由一个个方正的汉字组成。天下万事万理都处自乾坤二卦,乾道指的是精神,坤道指的是形式。如果我们连形式都练不好,如何体会其组合的精神?
在看与读的过程中,历代典籍中的精华和重要的代表作确是非熟读不可。精读与浏览交并进行,才能较快地进入传统文化的殿堂。
2.学贵专精
吴嘉宾曾告诉曾国藩,“用功就像挖井,与其浅挖许多井而不见水,不如转挖一口深井而力求及水。”
然后,曾国藩告诉读书的弟弟们:"读经要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诸子百家,但当读一人专集,不应该东翻西阅。一集没有读完,绝不换读他集。”
专一经,专一史,并非叫人只看此书,不阅他书。这里的专,有两层意义:一是专艺,一是专心。
专艺,指术业要有专攻,经则专主一经,史则专熟一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把一部书研究得烂熟,甚至终身研究此类,就算得上专。专心,就是集中全部精力去看书、去学习。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读书不怕记性不好,一怕没有恒心;二怕没有看懂。如果没有恒心,别说读书,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样永无出头之日,道理如同挖井。如果确实看懂了,时间长了必会品出些滋味来,内心有欢悦的境界,这样自然就会记住。理解远比识记来得有效。
3.勿求强记
凡求强记之人,心中往往有好名之心,这样就越难记得。读书功利思想太重,是成不了大学者的。因为,为追求功利而读书,是不自然的,违背读书的初衷。
如果在未有兴趣或理解之时,非要强行灌输,死记硬背,也许会把人弄得对那本书深恶痛绝。
而那些看书记不得的人,大概是因为心不在焉,或者知识积累不够,主要是没有看明白。如果能把一本书的内容、理论、主旨都看明白,不求速度,也不停止,而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自然会品得读书的乐趣。
4.做分类札记
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出来,或者把经史类书的体例拆散重组,依其性质分为若干类,如《渊鉴类函》,都不过是读书之时便于自己翻阅的笔记。但等到它编纂成帙,付梓印行,便成为极有价值的类书。
如《渊鉴类函》,分45部:帝王、后妃、储宫、礼仪、武功、文学等。部下设子目,共2536个子目。材料分类排列,每一类各标序号以示区别。
第一类材料是对子目解释说明,第二类材料是有关子目的典故,第三类材料是有关子目的对偶词语,词语下用小字注明出典,第四类材料是有关子目的词藻,也用小字注明词藻的出处,第五类是有关子目的诗文。各类当中以时代为序排列材料。凡原来的材料都标一“原”字,凡增补的材料都标一“增”字。与前代类书相比,此书在材料的排列上可以说是最有条理的。
陈果夫评论这种方法,“读书如能随时做笔记,则进步最快。”聪明人尚且用笨方法,更何况资质平庸的我们。
5.贵在理解,贵在多疑
曾国藩强调读书要注重礼节,联系自身经验去体会书中内容,读与思想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西方哲学家康德也是英雄所见略同,“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说得明白点,全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理论作为导向会变得盲目,空有理论知识而无情感故事支撑会显得空洞。你只是无目的死读书去摄取知识,会变得迷茫,因为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你想了很多问题,不停地思考人生啊,情感啊,却不去读书学习找答案,慢慢地你会越来越焦急,越急就越找不到答案,人就容易走火入魔。
6.学贵虚心
朱熹提出“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曾国藩十分欣赏。“虚心涵泳”,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书中的意思,做到心领神会。不先立己意,不执著旧见,才能体察入微。“切己体察”,就是善于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去体验。读书如果不能联系自身,那读书何用?
很多人都习惯快速阅览信息,看到一则新闻,往往是情感胜于理智,既无查证也无推理,全凭主观意识。例如前段时间的“老人碰瓷讹诈事件”,很多人首先想到不是如何去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如何依靠法律手段护己救人,而是留下冷冰冰的一句“以后遇到老人跌倒都不能去扶”。试问如果是你的母亲倒在路中无人关心,你会作何感想?
杜甫那句名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多少人误解成要哗众取宠。读书不先立己意,不执著旧见,就是一个丢弃自我,又找回自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