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之际,台湾抗清斗争最为持久,施琅最后收服了台湾。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施琅原本就是郑氏的家将。
“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 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郑成功后来杀了施琅的家人,施琅用计得脱。这一段《清史稿》记载的很不清楚,郑成功是怎么抓住施琅的,难道是两军交战,如果是这样应该是俘获,而不是“执”。另据《郑成功列传》里记载,施琅逃脱后又投降了清廷,可见施琅是叛清后又投降清廷。由此看出《清史稿》也只能算是“稿”了。
施琅和郑成功已结下血海深仇,此后施琅便忠心投靠清廷,立志打下台湾。
“七年(1668),琅密陈锦(郑成功之子郑锦)负嵎海上,宜急攻之。召诣京师,上询方略,琅言:‘贼兵不 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绌;倘复负固, 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分袭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贼分则力薄, 合则势蹙,台湾计日可平。’”
”二十年,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 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
此处有点端倪,《清史稿》记载康熙七年直接跳跃到康熙二十年,据此推测,施琅这十三年毫无作为,大概是被猜忌而被闲置了。李光地举荐,才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
“二十一年,给事中孙蕙疏言宜缓征台湾。七月,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复以为言,诏暂 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 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
朝廷各方不建议征伐台湾,但施琅力排众议,最终获得康熙的认同。其实康熙年间,清廷比较动荡,康熙对局势洞若观火,选人择将又颇具眼光,最后都化险为夷,清廷在杰出君主康熙的主政下度过了异族统治中原的阵痛期。
“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於帕,督战不少卻,总兵吴英继之, 斩级三千,克虎井、桶盘二屿。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董义、康 玉率兵东指鸡笼峪、四角山,西指牛心湾,分贼势。”
在攻伐台湾的过程中,施琅身先士卒,流矢伤目,攻取台湾、复当年之仇,决心很大。
“国轩遁归台湾。克塽大惊, 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克塽率属薙 发,迎於水次,缴延平王金印。台湾平,自海道报捷。疏至,正中秋,上赋诗旌琅 功,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
澎湖失陷后,郑氏主要将领刘国轩逃往台湾,台湾军心瓦解,不战而降。施琅因功封“靖海侯”,公私两全。
“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将出师,值光地请急归,问琅 曰:‘众皆言南风不利,今乃刻六月出师,何也?’琅曰:‘北风日夜猛。今攻澎 湖,未能一战克。风起舟散,将何以战?夏至前后二十馀日,风微,夜尤静,可聚 泊大洋。观衅而动,不过七日,举之必矣。即偶有飓风,此则天意,非人虑所及。 郑氏将刘国轩最骁,以他将守澎湖,虽败,彼必再战。今以国轩守,败则胆落,台 湾可不战而下。’”
施琅熟习海战,善把握天时,(似诸葛亮借东风),又能洞察敌之军心、刘国轩之胆落。知己知彼,最终取得了胜利。由此也可见,清朝的江山版图,大多是明朝臣子帮忙打下的(如吴三桂、洪承畴等等)。为什么那时候明朝降将如潮,甘心替异族满清卖命,后续会有系列文章详细论述这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