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一直注视窗外。兴奋,好奇之中,看到一片空阔的土地,土地上楼房整整齐齐,楼房外围,朦朦胧胧之中,树木林立。突然意识到,今天是阴天。这样的阴天也许会影响旅游的心情吧!
去酒店的路平坦、宽阔,两面都是不高不低的山。整个山体层林碧染,近处各种形状的树,有的开花,有的不开,有的整体通绿,有的树冠浅绿,树冠以下深绿。树与树之间,各色叫不上名字的花。这就是春城,不热不冷,到处是绿,处处是花。
这时,挡风玻璃上水滴零零落落,下雨了!没几分钟,天空亮了起来。哦,天晴了!再探探地面,竟然丝毫没有下雨的痕迹。
今天没有行程。我们自己坐公交车去了市区。公交车上,透过车窗看外面的世界。这里的天色,很奇特。半边阴沉,半边晴朗。这一段路,上空蓝天白云;下一段路,上空乌云密布。原来“十里不同天”是这样的。
这里的人在这样的天气下怎样穿衣呢?看公交车上这位吧,粉色纱裙,外搭咖啡色皮衣。再看大街上那位,白色短袖,外穿驼色棉马甲,脚踩凉拖。心里暗笑,从大西北到大西南,有一点没变:都是高原,而高原的人穿衣服都是看天气不看季节的。这让人对昆明有了一些自然的亲切感。
有一个地方给自己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那便是祥云美食城。看到“美食”二字的时候,我们三人再也走不动了。尽管,我们刚刚在一个小巷子里每人吃了一碗过桥米线。走不动倒不是因为饥饿,更多的对美食的憧憬。而对美食的期待,让我们暂停了脚步。不过,我们还是迈开了步子,奔向那一个个窗口,一排排摊点。
一进美食城,便可看到共上下两层的建筑,上面一层是店面,人们可以在房子里面安静悠闲地吃饭。下面一层是窗口,可以买了吃的边走边吃或者坐到中间的板凳上慢慢吃。进门不久,站在地面中间,朝上看是顶棚,往前为通道。通道两边的地面有两排桌子,长长地连在一起。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个窗口做的饭食。再往前走,我们便可以近距离迅速“浏览”云南特色小吃了。可当我们近距离看到那些食物的品相后,被着实下了一大跳:天哪!都是虫子,飞的,跑的,爬的,各种各样,颜色深深浅浅,一盘挨着一盘。这是我的感受,同样也是两个同伴的感受。饮食单一的我们,注定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美味”的。除了各种各样的虫食,更有特色的应该是菠萝饭了。想到菠萝又酸又甜的味道,这个菠萝饭恐怕也不是我们的“菜”。面对如此多的美食,我们最终选择的却是臭豆腐,甩饼,烤鱿鱼这些到哪里都可以吃得到的普通食物。
如果说,我们算是享用了一下云南特色食物的话,应该只能算过桥米线了。过桥米线,家乡就有,只不过不正宗。这里对它的重新认识,便是独特的吃法:将鹌鹑蛋液、韭菜、肉、榨菜等生的食材倒入表面覆有一层鸡油的滚烫的鸡汤里,最后加入米线。米线我们是吃的惯的,三个人开心地吃完了。
人生最大的无奈也许是面对自己从来没有吃过的,让人看着就害怕的食物,最终没有勇气去尝试吧!
记录于201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