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术原理》这本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要可以利用教育学原理中的框架: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制度、教学(上)(下)、教师这样的顺序进行分析和记忆。推而广之,《学记》、培根、夸美纽斯等等教育家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分析记忆,然后对比。
不同的教育家、教育著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是不同的,通过这样一个框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教育的本质规定、教育与人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教师)去分析和记忆,然后再比较能够了解到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侧重点的不同和教育理论的不足。另外,结合中外教育史的脉络,又让我们知道不同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所面对的教育问题,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
所以通过教育学原理的框架+中外教育史的历史脉络,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中展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能够梳理,能让我们对教育综合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有效。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