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动笔了,今天想说说人际交往那些事。
社会上有四类人,第一,信任你的人,第二,不信任你的人,第三,你信任的人,第四,你不信任的人。
在当今社会,严格意义上的坏人其实已经不存在了。真正的坏人,也就是时时刻刻想着怎样去害人的人,已经很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减反增。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很多规律的。这些规律决定了,人与人之间避免不了会发生很多冲突。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许多误会。什么是矛盾?很多人理解的矛盾就是冲突,意味着发生了冲突就是产生了矛盾。但在我理解,不同即矛盾。人与人从性格到思维方式,方方面面都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方方面面都存在矛盾,因此,说这个社会是由矛盾组成的一点都不为过。
人与人之间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一个问题你这样看,我那样看,就产生了差异。但是,我们看到的都不能说是错的。你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看到的是这个方面,我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看到的是另一个方面,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那就无所谓对与错。
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就好比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那我们对得到跟对方相同的结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交换新得,我们就能够相互理解对方,这非对抗性的矛盾就能够得到解决。
人与人之间也有很多对抗性的矛盾。这些对抗性的矛盾,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误会引起的。打一个小小的比方,比如你让同事帮你带早餐,可是到了公司却发现他没有帮你带,也许是他忘记了,也许是做早餐的师傅今天恰好没有上班,也许他今天上班要迟到了,坐了出租车抄近路没有路过早餐店,也许他确实是不想帮你带,也许......你可以想出一万个理由来解释他不帮你带早餐。但哪个是真正的理由呢。他肯定会解释为什么没有帮你带早餐,但是你会信任他的说法吗。不管他怎样解释,你心理总有那么一个自己臆想的答案,这个臆想的答案往往跟你的人生态度,或者跟对方做人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他解释,你猜测,这样,误会就产生了。也许你们的关系不会像以前一样了。
这是很简单很小的一个比方,但是生活中跟这个比方类似的事情千千万万,比这个比方大一些的事情也是千千万万,如果每件事情,都足以让对方解释半天,让你猜测很久,那么生活中会处处充满误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体谅别人,我们需要学会为对方着想。我们宁愿去相信做早餐的师傅没上班,我们宁肯觉得他只是忘了而已,而不带有任何别的情绪和想法。我们要多用理解和体谅的心态去想想身边的人和事,那么我们遇到的误会就会少太多太多。
人与人之间,只要交往,必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但是我们的处世态度和处世方法可以决定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如何化解矛盾,毕竟只有跟别人接触才会产生矛盾,跟你接触不到的人,不可能会跟你产生矛盾,如果你不跟别人接触,就永远也不会有矛盾,可那样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去过,那简直无法想象。所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谅,少一些猜测,人生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