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科技发展呢是日新月异,知识呢也是层出不穷。大家在网上随时都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呢,不管是现在的社会或者是未来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知识。大家认可吗?
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低年纪的小朋友,最为首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学习预习、做好课前准备!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指导孩子初步学会预习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学习更是如此。通过预习,孩子能对所学内容有初步概念,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儿,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
首先呢,家长要注意慢慢引导孩子认识预习的意义,让孩子明白课前预习具有“一步先,步步先”的先导意义。
其次,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自行体会在认真预习和不预习的情况下听讲的效果差异。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引导孩子合理掌握预习的时间
虽然预习的作用很大,但不是预习时间越长越好。低年纪的孩子每次预习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就好!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教会孩子正确的预习方法
我们以语文学科为例,谈谈预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if !supportLists]1、[endif]给自然段标序号。老师上课时常常会说:下面,请同学们看第几自然段”或者“谁来给大家读读第几自然段”。如果,孩子预习 时能用铅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上课时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if !supportLists]2、[endif]读准生字词。生字,是课文学习的“拦路虎”,如果读不准,课文就无法正确流利地朗读了。书后的生字都要能在课前借助拼音准确认读。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用笔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然后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在读准生字字音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孩子找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试着读一读,如果去掉拼音也能准确认读,那就太好了!
[if !supportLists]3、[endif]通读课文。生字词读准了,接下来就要通读课文,一遍课文至少需要读3遍,当孩子能够将这篇课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就将课文读顺了,也只有课文读顺了,才有助于促进孩子对课文的理解!
[if !supportLists]4、[endif]提问题。学贵有疑。会读书的孩子都会提问,会提问的孩子一定善于学习。当孩子读到一篇新课文的时间,引导孩子在有疑问和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会更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虽然孩子已经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能够做好,还必须依赖于行为的强化训练。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上课游戏,问问孩子“下一节课是什么课?课文讲了什么?……”让孩子在如同游戏的问答训练中,明白什么是“课前预习”,反复演练,让孩子做到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