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校长见面是我们报到后的下午,去签到机前录入指纹时候,过来一位高大个子,皮肤白皙的漂亮女生,马主任告诉我们这是校长。校长微笑着用中文问我们是新来的老师吧,我们点头跟校长问好。大家各自忙去。
周三我们上午签到后,我们中文部的郭主任来了,也是皮肤白皙,笑起来很好看,她亲切地跟我们询问一些情况后,就跟两位本地老师乐呵呵说起学校的一些事,其实也是跟我们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
我们才知道校长也是新来的,基中书院二十多年没有校长,现在来了一位新校长,终于有人可拍板了。
于是大家就去二楼的一个大的会议室开会。
会议由校长主持,她先是放了一段视频,我看了觉得是圣经里的话,接着她拿着话筒讲,再后来又放开一段视频,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和他的学生的故事,我看懂了,大致的意思是,教育者不光要教书,还要育人,视频里的学生因为父母发生意外,差点失学,是教授即时发现他的困窘,并坚决地支助这个孩子完成学业,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但是我看出来,校长不是为了教育她的老师们敬业爱生,因为基中书院是一所基督学校,所以在正式开始会议前要有一段时间用来学习基督的教义。这个章节主要讲的是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来福往的
后来我得知,学校很多老师基本都是从小就基督教熏陶的,他们很虔诚。看着校长在熟练的讲解,我感觉她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
会议正式开始了,郭主任提醒我很可能让新来的中文老师做自我介绍,我慌了,急忙组织语言,不会的用翻译器翻译,写在一张纸上。
学校总体上分中文部和英文部,由于历史的原因(1976年,在菲政府的干预下,所有华校全部菲化。中文沦为选修课),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基本来自英文部。
每个部里面有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与高中组。其中幼儿组有两位中文老师,第一天去接我们的马主任负责幼儿部。英文部小学,初中,高中各有一位主任负责。中文部由我们的郭主任全部负责,连郭主任在内七位教师。
看得出郭主任很倚重外派教师,尤其欣赏多才多艺的年轻老师。因为学校的两位本地老师年纪都偏大。吴老师五十多岁,许老师快退休了,有一位能干的娟娟老师还在国内休假。
我们的校长也叫鹃鹃。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