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对杨志印象不佳,总体感觉他是位武功高强,但运气很差,且意志软弱,保守狭隘,不堪大任的小人物。《水浒传》中杨志的回目不多,梳理下来有关的主要事件大致有这几个:梁山泊辞绝当贼、汴京城杀人获罪、大名府比武受宠、黄泥岗中计失职、二龙山巧夺做主、梁山泊同心落草。杨志的命运跟梁山泊的好汉们大同小异,他从绝不做贼,到甘心落草,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没能摆脱“魔君出世,荼毒生灵”的宿命。但是,回味杨志的经历,同为官场中人而落草,他不如鲁智深让人觉得畅快淋漓、心向往之,也不像林冲让人感到痛心压抑、悲叹惋惜,在我的印象中,他保守狭隘、自私善变,更像一个懦夫,而非好汉。可是,书中杨志的四个主要回目“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杨志卖刀”反复强调他多么好汉,“北京斗武”又极力渲染他如此英雄,为什么我还会有这样不良的印象呢?我想主要是跟他的两次逃跑有关。
第一次是在第十一回里,也是他在书中的首次出场,梁山下东路林子里他与林冲相斗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甚是英雄,可是紧跟着他向白衣秀士王伦自述来历时却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打从这里经过,顾倩庄家挑那担儿,不想被你们夺了。可把来还洒家如何!”既然失陷了花石纲,没能完成任务,那就该面对现实,接受责罚,像这样逃去别处,上辜负了朝廷的委任,下抛弃了家庭的希望,实为不忠不孝不负责任的自私之为。怪不得后来高太尉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肯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把文书批倒,将杨志赶了出去。杨志因此怨恨高太尉“忒毒害,恁地刻薄”,我倒不以为然,高太尉虽然心狠手辣,但在杨志这一件事情上却无过错,我若是杨志的顶头上司也不会轻易再用这样不肯担责的下属。
第二次在第十五回,杨志失却生辰纲后,其反应与失陷花石纲如出一辙,先是要在冈子上自寻死路,后又决定逃亡他处,等日后拿得着时再理会,都是逃避责任的反应模式。这样的行径不是懦夫又是什么呢?可是“汴京城杨志卖刀”这一回里,他又杀人又出首,大家众口一词赞其为好汉,又如何解释?我初读时对此也很是疑惑,这的确有点自相矛盾,不像是同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但细读比较后我就理解了。
汴京城杨志杀人一事与其押运花石纲和押送生辰纲两事在反应方式上当然是截然相反的,前一事杨志当众杀人,主动出首,后两事杨志受命履职,失误逃跑。失陷花石纲虽是天灾,但杨志罪责难逃,回去的结果必然是失去职务并获罪入狱,而选择逃走待到大赦时再回去理会职务,就有可能不受牢狱之灾又保全职务,此为杨志的考量。失却生辰纲于此类似,虽是军汉、都管等不听劝告导致的后果,但杨志是主管肯定难辞其咎,回去的结果必然是失宠获罪,不如先躲一躲,待日后拿得着时再做理会。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杨志做事只考虑自己,对朝廷的责任,对家庭的义务,对梁中书的知遇之恩等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是个机会主义者,且自私自利,没有品格和气节。但这些他自己是不自知的,他的所作所为皆出于自己认知范围内最正确最想当然的反应,也即是说他自己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有任何问题的。他杀人出首这件事虽然是为民除了一大害,但起因是为了牛二抢夺宝刀不给钱,还拿话相激,触犯了他的个人利益,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的杨志怎能受如此的刁难和侮辱?怒而杀之的反应更多地是出于本能和自然,为民除害不过是歪打正着。但是社会上多的是牛二这样的泼皮无赖,却少见杨志这样的能抗恶除恶的人,故显得英雄,所以后面众邻舍为其作证,府尹免了其入门款打,牢里的禁子、节级好生看觑他,天汉州桥下众人凑钱替他使用,推司改轻了款状,天汉州桥的大户敛银为他送行做盘缠,押送公人亦不用吩咐自愿看觑他等,都因佩服他是个好汉,渴望多一些这样的好汉。杨志是无意逞英雄做好汉的,但却是有意请邻舍作证并出首的,这就是杨志的机灵之处了,他很善于保护自己和利用机会,既然当众杀了人,逃是逃不脱了,主动出首自然是减轻罪责的最佳选择,请邻舍作证更能洗清自己的过错,所以最后的结果虽然是迭配大名府充军,但却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赏和帮助,既解决了身无分文的困窘,还名声大振,迅速得到了梁中书的关注和信任。杀牛二只是一个意外,是被激性起的冲动行为,但却换来了这样的好名声和好结果,由此可见,杨志绝对是个机会主义者和智者。所以,无论是主动出首还是逃跑躲责,杨志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反应,不受委屈和侮辱,尽可能地保全自己是他的处事原则,他是一个保守的人,在这一点上,前后事件是并不矛盾的。
虽然保守,但杨志是个聪明人,不像林冲一根筋死脑筋,他知道并接受官场的规则,却又不死守成规,懂得变通和利用机会,如失陷生辰纲后先逃走等得到赦宥后才使钱打点面见高太尉,杀死牛二后请众邻舍作证等都显得十分精明,这样的人虽然让人觉得圆滑善变,肤浅而没有品格,但是却是最易在官场生存的,为什么他还是走向了点污父母遗体的落草的道路呢?原因当然不止一个,社会的腐败污浊,吴用等人的觉醒抗争等是外因,自身重武轻文,思想狭隘保守自私是内因,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他有智无仁,智商高情商低,没有同情同理心。失却生辰纲是导致他落草的直接事件,而这件事表面上是都管、虞侯、军众等不听他的命令的错,实质上却是他没能理解众人心理的错,只知道打骂威胁不知道解释笼络,失去了人心和威信,这样的团队缺乏领导者,没有凝聚力,只能算是团伙,若没有共同的强大的利益做基础,结果必然是功败垂成。这是杨志的性格缺陷,不只这件事,高太尉的震怒不予委用也是他不懂人的心理的败棋,先逃跑给高太尉制造了那么大的麻烦和难堪,后再跑回去求他官复原职,正常人都不可能释怀,何况是嫉贤妒能高高在上的高太尉,结果自然是白白耗费了金钱而得不到原谅和理解。所以说,杨志看起来精明圆滑,其实都不过是些小聪明,只懂得一些外在的技巧和方法,而没有对人性的深切洞察和领悟,是不可能掌控好人际关系,做成需要靠别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的。
当然了,杨志最终的落草主要还是跟他思想狭隘肤浅有关。杨志是旧家子弟,他的理想就是“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凭自己的本事,博得功名给祖宗争气就是他的终极理想。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生他只走到了第二层次,而且第一层次的修身他也仅局限于武艺的精进上,而缺乏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对思想的继续提升,这样的人即使武功再高强,也会因自身思想和认识的局限而受困于世俗的利益中,沦陷在人性的复杂里,故杨志的落草其实跟高太尉跟吴用等这些外因的关系并不太大,内在修养的不足才是他落草的根本原因。
总之,在我的眼中,杨志有保守自私、懦弱无能的一面,遇到困难多选择逃避模式,不敢正面应对,显得圆滑善变;也有精明强悍、勇敢智慧的一面,自身武艺高强且考虑事情比较现实机智。但是,他的个人修养只注重了身而忽略了心,人生经验上只注重了技术而忽略了人文,他的理想只是对家族的机械继承,而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同,故而缺乏坚定和从容,他的思想是狭隘和肤浅的。所以,杨志既不是懦夫,也不算好汉,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在污浊时代里的时运不济的保守的武夫,为了自己不玷污祖宗名声的小小理想努力想要在体制内苟且偷生,艰难存活,却终究事与愿违,成了自己最不齿的强盗一枚。
或许,这就是我们大多数芸芸众生的模样吧。我们哪一个人的起点不是充满了美好和纯真?可是当我们走向社会,面对诱惑,面对不可知的磨难和变数后,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自我,不改初衷?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成了那个自己曾经鄙视的人,过上了自己曾经不齿的人生。如何才能跳出这种人生的迷阵?当然是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了,不断地蜕变,不断地超越局限,是保持清醒最好的良药。但是知易行难,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自己也是脸红心慌、惭愧万分的,只是以此为镜,鉴照自身,与大家共省共勉。
共读设计:
我会在八年级共读此书,关于杨志的研读学习我会用二课时来进行。我将用一个大问题“杨志是懦夫还是好汉?”来贯穿起整个课程。具体设计和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文本,自主梳理杨志的事件;
2、找出证据,自主判定杨志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水浒传》中杨志的回目并不多,读完之后你对杨志这个人印象如何?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自主研读赏析杨志这个人物。
2、研读思路引导,大屏幕出示导读题
a、读完杨志的回目,你对杨志这个人物的整体印象如何?
(如印象深不深刻,喜不喜欢,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他你会怎么说?)
b、梳理杨志的事件,命上小标题。
c、你如何看待杨志在失陷花石纲和失却生辰纲时的逃跑行为?这与“杨志卖刀”里的杀人出首行为矛盾吗?为什么这时的他不再逃跑反而变得主动了?
d、杨志是因何走向落草之路的?
e、一般来说,逃跑是懦夫的选择,杀人出首则像个好汉,你认为杨志是懦夫还是好汉?
3、学生自主研读回答,并将答案整理后写在导读题后,疑惑迷茫处可以小组内小声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倾听和交流自己的观点;
2、学会审辩式思维,在交流碰撞中对人物作出最后的判断。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分享观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并不容易,为此,我们要有三点意识,倾听、交流、审辩式思维。倾听不是简单地听听而已,还包含着接纳异见和理解思考,交流也不是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结论,还应逻辑严密地阐明自己的思路和认识,审辩式思维则可以用12个字来解释,那就是“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通俗地说即不固执己见,也不盲目听从,而是在不断地审问、慎思后做出的独立、负责而又明确的判断。
2、按照第一节课的导读题顺序,学生逐题分享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边分享边倾听边质疑边辩论。
3、最后对杨志这个人物师生达成共识。
杨志有保守自私、懦弱无能的一面,遇到困难多选择逃避模式,不敢正面应对,显得圆滑善变;也有精明强悍、勇敢智慧的一面,自身武艺高强且考虑事情比较现实机智。但是,他的个人修养只注重了身而忽略了心,人生经验上只注重了技术而忽略了人文,他的理想只是对家族的机械继承,而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同,故而缺乏坚定和从容,他的思想是狭隘和肤浅的。所以,杨志既不是懦夫,也不算好汉,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在污浊时代里的时运不济的保守的武夫,为了自己不玷污祖宗名声的小小理想努力想要在体制内苟且偷生,艰难存活,却终究事与愿违,成了自己最不齿的强盗一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赏析,理解杨志形象的现实意义;
2、反思杨志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纯粹的懦夫和好汉,好人与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加上自己的性格、机遇、思力等等,是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格局,杨志如此,之前的鲁智深、林冲亦如此,你我自然也不例外。研读这些人物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他们来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从而能够成就一个更加丰富精彩的人生。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鲁智深、林冲、杨志的比较赏析来体会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2、同为体制中人,鲁智深、林冲、杨志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的人生?
3、如果你是杨志,从失陷花石纲开始你会如何抉择?
4、在潇洒的鲁智深、隐忍的林冲、保守的杨志中,现在的你更像谁?以后的你会如何做?
201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