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长
君子固穷作为成语,工具书解释为:有教养的人安于贫困,坚守节操。百度搜索仅有此种注释,只是如此解释早为世人所接受了。殊不知这种解释与原义差之毫离,缪以千里也。错在何处?我们先来再现一下孔子说这四个字的场景:公园前491年,六十一岁的孔子到陈国做官,三年后不知何故与陈君言语不合,愤然离开,到了蔡国境内,遭人围困,陷于前行无路、后退无道的窘境。时间长了吃的喝的都没有了,一行人又饥又渴,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这时随行的子路很不高兴地对着孔子大叫:“君子亦有穷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也会走投无路吗?孔子正襟危坐地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当然也会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只是小人遇到此类情况就会歇斯底里,胡作非为。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君子固穷”的这个词的意思呢?关键在于“穷”字,“穷”字金文的写法是洞穴里有一个弯曲的身体,由此可知“穷”字的本义是,人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时下许许多多为政者不了解或者不理解君子固穷的含义,有的就压根不知道我们先师孔圣人说过这句话,所以当这些为政者在某一时段或某一个路径通达不了的时候便沦为小人“斯滥也”。其实,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智商有多高,付出汗水车载斗量,付出心血毕其一生,但仍然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个方面路畅道顺,收获光环,功成名就;宇宙之大,海洋之宽,还有许多方面,有另外一拨人在其路径上事事顺达,光鲜闪亮,风头健旺。如此景象原本是世界多样性的规律,作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匍伏前行的人类,应予遵守和顺从,按照道可道,道法自然的法则生活;可是总有一些人就是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高估自己无所不能,荣誉欲、占有欲,恶性膨胀。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官至国级、省级之人,应是人中之龙,象茫茫沙海中突然发现一颗钻石,多么难得,多么不易,多么珍稀?在其道上之人原本功成名就,享受生活,享受境界;可是当他发现或者感觉到,在学术上,钱财上,感情上,不能天随人愿,人困马乏,有时甚至穷困潦倒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君子便头脑发昏,就借助官位,仗着官势,不择手段,甚至穷凶极恶,走歪门邪道,先是吸纳钱财,继而以钱沽名,弄个什么专家大师的头衔。一旦官、钱、名俱有之时,自然伸手女人,走进温柔乡之乡。一时间洋洋得意,似乎大千世界没有他不可以到达的地方,君子何以为穷?
君子固穷之时,关键是君子要知进退。孔子一辈子是不顺当的,坎坎坷坷。作为商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三岁丧父,孤儿寡母谋生,从社会最基层做起,做家臣、做教书匠,社会地位底下,即使通过自己努力,能说会讲,善谋善变,为官也十分短暂,且处处受阻,其理想信念没人买账。然而,我们的孔圣人心静志笃,抱朴守真,坚守底线。做不了官就做学问,说服不了国君就引导自己学生,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不防唱唱歌,奏奏乐器,自得其乐。既不苟且,更不胡为。君子固穷,是因为君子是人不是神;君子固穷,是因为君子志在高远,矢志不渝;君子固穷,是因为固穷之时方显君子。如此之道,苍蝇、老虎之辈岂能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