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长了一双眼睛,习惯看外在的人事物,几乎少有机会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对人事物我们心中往往有自己的评价,却又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启了和张德芬一起的遇见自己之旅。
书中开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五个字——爱、喜悦与和平。作者将这五个字定义为真我的本质。细想之下,这五个字有着内在的逻辑。我们追求快乐,比这快乐更深层次的便是由内的喜悦;我们也会悲伤,与悲伤和平相处,我们内心便和平;自我的充盈自会让我们的正能量向外流淌,便产生了爱。作者将这完美的人生境界视为人的本质,而人生的旅途,便是和真我的相遇。而这相遇途中,障碍不是外在的环境,居然是自己的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以及身份认同。所以作者说:“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左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这就是未知的自己。但是,我们如何与他遇见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知觉之光照进潜意识。
我们的整个意识就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意识,只占5%左右,而可以被感知和控制的意识部分惊人的少。所以,人们很自信的认为我们可以操控自己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模式下的机器。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努力地把潜意识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来。
潜意识会利用很多方式与我们沟通,就看我们能不能察觉并理解他。潜意识的沟通方式有梦、相同模式的人际关系、重复出现的负面感受,不经意间说出或做出的事情,上瘾症等等。用知觉之光照入潜意识,破除身体、情绪、思想和身份认同的阻碍,这便是遇见未知的自己的康庄大道。
破除身体的阻碍——与身体联结。
用意识给身体按摩。“任何一件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产生联结。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的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这其中,与身体联结最重要的,就是冥想。在一次次的深呼吸中,将意识带到身体的最紧绷的地方去,用意识给身体按摩。
破除情绪的阻碍——学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臣服于事实。
负面情绪的发生并让我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是一种上瘾症,某种负面情绪的反复发生滋养了我们身体里对他上瘾的细胞。而我们的意识又喜欢打压他们,让他们为我们铸造了一个“痛苦之身”。在这是,我们需要坦诚的接纳他们,并让意识放弃对它们的需要。比如,我们经常感到不受重视时,写下它并反复的朗读出来: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重视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在写和读中,让我们接纳重视自己的痛苦感受,并让知觉放弃对它的需要。
这也许是会造成短暂的精神受苦,但它也会促进个体的成长。书中讲到“受苦有两种,一种是无知的、无明的受苦,就是任随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那份痛苦。这样的受苦不能让你成长。另一种受苦是有知觉的受苦,让你感觉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愤怒,你用不逃避、不抱怨、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壮成长的契机。”负面情绪让我们的身体精神都在受苦,而此时,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臣服,因为事实最大。“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在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处境。”
破除思想的阻碍——检视思想。
检视自己是思想就是检视那些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态度、信念、价值、标准的真实性。
我们思想中对外在人事物和自我的正反面的认知可能会欺骗我们。
对于自己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自身欠缺的地方一定会被压抑和否定,进而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形成一种负面能量,这些负面能量就是荣格所称的“阴影”。我们发展出很多策略来逃避内心的不安。接受自己的阴暗面,并且自己有意识地探进去,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摊在阳光底下治疗,疗愈才会发生。
逃避自己和其他问题的策略之一叫做投射。什么是投射呢?比方说: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做一个聪明的人,我也自认为很聪明,所以我们就压抑否定自己不聪明的地方。于是,我看到不聪明的人的时候,他提醒了我内在不想面对的一部分,所以我特别讨厌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没有耐心。所以,作者认为“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出来的结果。”我们对于别人的评价和讨厌有时候也不真实,那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时把问题归咎在别人身上的一种表现。
其实,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灵上的痛苦,痛苦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简单归结一下: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这其中,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我们每个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思想。道理懂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不再被自己的思想所干扰,然后花很多时间去培养察觉和定静的功夫,在静坐冥想中好好看着自己。
破除身份认同障碍——觉察你的身份。
破除身份认同的第一步,就是看见你自己认同于某样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如果你能了解到你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是属于你的,你就有可能从追逐的噩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