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类共同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早,这条新闻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几日,世卫组织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不少中国人的心。这个年,所有人都过得异常艰难。
截至1月30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四川省累计确诊病例核减1例),现有重症病例1527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1例,共有疑似病例15238例。
钟南山院士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对疫情做出了研判:
很难估计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不过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不会大规模增加了。
潜伏期过去了,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也就没病,所以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
一席话,让所有人增添了不少信心。
哽咽的老专家带着泪光说: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02 我们能做什么?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情绪的波动,人们在不同程度上体验着紧张、担忧、焦虑、惊慌、无助、害怕、惶恐等情绪。
这是人类的正常反应,我们只需要感知这些情绪的到来,承认它的存在,暂停心智干扰与混乱,放下心智游离的内容,温柔宽容地调整呼吸,让心智更加清明的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情感智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运用EI就像是拥有了护身符。
EI护身符的应用可以在两个层面展开:
一、外在表现
谨遵医嘱,戴好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养成洗手的习惯。
少为他人添些麻烦,少给医生带去负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捐助一些医用物资,不传谣、不信谣。
二、内外调整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对这些情绪感受的反应。
我们的情绪反应所反应的是我们对情境的解读,而非情境本身。
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反映的是我们赋予它们的内容,而这些解读丝毫不亚于现实事件本身。
我们的心境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从而让这种心境得以保持。
我们的想法和情绪相互影响形成漩涡,将我们深锁于担忧和焦虑的情绪中。
EI护身符让我们感知情绪,感知思维,认可思维只是心理的一种反应,客观慈悲的接纳情绪,觉察到自己在思想中的迷失,离开漩涡。
我们可以:
承认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首先承认这一切已经发生,不需要为此责备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出国?为什么不早点囤口罩?
暂停
当我们感知到担忧、焦虑、害怕、甚至恐慌等情绪的到来,深呼吸三分钟,觉察一下你此刻的心智在哪里,是否有立刻购买机票逃离的冲动,或者是去超市抢购、囤食物、囤口罩、囤消毒剂、囤药品等的强烈想法。暂停是让我们更好的看清楚自己的思想。
放下
放下让心智游离和干扰的内容,回到当下感知情绪,有情绪是自然的,你越是想赶跑负面情绪和摆脱这些不愉快的情绪,越是容易身陷囹圄,这是一种思想反刍,会将恐慌转化为持续的担惊受怕,将转瞬即逝的担忧转化为持久的焦虑。
温柔宽容地接纳自己
让心智回到当下,感知情绪:嗯,我现在有点紧张还有些担心,这是正常的。深呼吸几分钟,让心智回到清明的状态,再看看需要做些什么让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如:假期延长了,是否需要给孩子们辅导一下课外作业或者找些线上课让孩子们学习。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认知情绪,承认它的真实存在,暂停混乱思维的干扰,放下一定要摆脱不愉快的想法干扰,慈悲宽容地接纳自己,在思维清明的状态下做明智的决定,一切都会过去的。
相信中国人民的强大,相信人民政府的作为,2020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