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牛人录12 谁是取经第一人(二)|取经者联盟

第五章 谁是取经第一人


二、取经者联盟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的开拓期,正如我们在第三章所说,佛教思想在当时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融合,逐渐产生了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季羡林老师曾深析佛教历史,他评论道:

“佛教传入中国,到了东晋法显时代,已经约有300年的历史了。流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体系,一个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空宗般若学;一个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小乘和大乘都传进来了。从时间先后来看,传法最盛的时代大体上有三个:支谦、竺法护时,所译多般若方等;道安时,所译多有部经论;鸠摩罗什时,大乘之学极为昌明。佛法已深入中国文化了。”(季羡林《季羡林谈佛》)

这里提到的支谶(支楼迦谶)、支谦、竺法护都是月氏国人,安世高是安息国人,他们在东汉至两晋时期来到中国,将许多佛教经典翻译成了汉语,在初期传道中功不可没。

季羡林老师说当时佛法已深入中国文化,不但是指佛教在民间有了信仰基础(法显父母将法显送到寺庙躲避凶灾就是很好的例证),更是强调佛教思想在知识分子间也迎来了“佛教研究热”。释道安、释慧远以及鸠摩罗什和他的弟子们都不断地发文章、搞论坛,使佛学思想在“学界”一时传得沸沸扬扬,试想当时如果也有《百家讲坛》这类的栏目,佛学可就是其中很“潮”的大专题了。

不仅如此,“佛学热”也让一些平时沉默的学者或修行者心里直犯痒痒。

这“心里痒痒”的人就包括法显。法显“低调”了大半辈子,虽然也通晓佛理,但从来没有以一个“大师”的身份招摇过,当然更没有上过《百家讲坛》这类官方的宣传机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学者”。

“草根”并不代表没有真功夫,自古就是这样。法显虽然没有搞过什么大规模的研究,但据他自己的阅读经历,常感觉当时的所谓经典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的,《祐录》中记载说“(法显)常慨经律舛缺,誓志寻求”,他的心里渐渐埋下了西去取经、探求真正的完整的佛学思想的想法。

取经,这可是大事,毕竟之前没听说过有哪位大德去西方天竺取过经,张骞、班超、甘英的故事也都过去了几百年,谁也不知道西域发生过什么变化。当时在民间,人们对西域、对天竺的概念还相当模糊,而西域的黄沙漫天、胡人、怪物,估计也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取经这事绝不能草率,法显想着,怎么办呢?不行了找几个人组个团前去吧?一个人去没把握,人多了大家也能有个照应啊!

没错,组团,搞个“取经者联盟”,这想法还是很“时髦”的。正所谓“孤胆难取经,佛法不独行”。

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年过六十的法显找来了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取经之行。走到张掖(今甘肃张掖)这里,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大家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个人。“取经联盟”小队西进至敦煌,还得到太守李浩的资助,进而顺利西出阳关,勇渡“沙河”。

法显取经路线

当时的“行”是名副其实的“行”,法显他们越沙漠、翻葱岭全是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西域的环境当真是相当恶劣: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法显《佛国记》)

人迹罕至,方向难辨,尸骨指路,这是法显对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的描述,僧祐的《祐录》里也有相似的记载。所以,法显他们的旅行,不仅需要强健的体力,更需要超人的意志力,很难想象作为领头人的六十多岁的法显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历经无数艰辛翻过了葱岭,队伍进入了鄯善国(今新疆若羌)。法显众人在这里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西域国风,也接触到了西域佛教。当时西边的佛教部派之争风行,而法显他们只奉行大乘,加上语言不通,所以有时候会受到其他部派的排挤,这是取经队伍里的和尚们始料未及的。

环境不熟,交往不顺,使取经团队陷入了困境。

不久,团队里便发生了意见分歧,有人主张继续西进中天竺,有人则认为就近学习就行了,于是队伍逐渐分裂。先是智严、慧简、慧嵬三人返回了高昌(新疆吐鲁番)搞赞助,僧绍随着西域僧人去了罽宾(在今克什米尔地区),接着在北天竺的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慧达、宝云和僧景参访了佛迹以后便离队返回中原,慧应和尚则在这里的佛钵寺病逝了。

这样,取经队伍便只剩下了法显、慧景、道整三人。

然而磨难还在接踵而来。三人翻越小雪山时,遇到了突然袭来的暴风雪,本来已经生病的慧景终于熬不住了,他临终前对“带头大哥”法显说:“吾其死矣,卿可时去,勿得俱殒。”我是不行了,你们可要好好坚持,总要有人完成我们的理想啊!

抱着慧景的尸身,法显悲痛万分,这位倔强的老人不禁伤心落泪,“本图不果,命也奈何!”我们的目的地没有到,你,怎么能先去了呢?

终于,法显没有让逝去的慧景失望,他和道整两人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周游中天竺,并成功取回了“三藏真经”。

其实,法显带回的不仅有“真经”,还有他根据取经经历所写的《佛国记》,这个我们下篇再说。


上一篇 第五章 谁是取经第一人(一)|默默无闻的和尚

下一篇 第五章 谁是取经第一人(三)|佛国记

目录 佛教牛人录 缘起: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