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结石饮食要点
(一)多喝水的重要性
多喝水对于肾结石患者至关重要。对于较小的肾结石,多喝水能促进结石进入输尿管并随尿液排出,减少结石结晶在肾脏堆积;对于较大的结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继续增长。同时,多喝水可增加尿液排出,对尿道起到冲刷作用,将内部细菌排出体外,降低感染性结石发生概率。患者每天应摄入两千毫升以上的水,以温水为宜。若肾结石经常复发,还需增加夜间一到两次饮水,能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二)适量补钙与优质钙源
肾结石患者需要补钙,但要谨慎。正常饮食摄入的钙质很少会增加结石风险,牛奶是优质钙源。还可以通过富含钙质的食品如鱼、贝类、豆腐、芝士等缓慢且稳定地吸收钙质。除了食物补钙,可适当晒太阳或服用药物补充维生素 D 帮助身体吸收钙。同时,肾结石患者应尽量减少补钙药物的摄入,避免钙在体内异常聚集,加重肾结石病情。
(三)蔬果摄入的益处
蔬果对肾结石患者有诸多益处。蔬果嘌呤含量低,且含有一种特殊成分枸橼酸。枸橼酸可以与草酸竞争,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液稀释排出体外。例如,患者可以多摄入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凉调菜或面条中可放芝麻酱,吃鸡蛋等,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四)根据结石类型调整饮食
草酸盐结石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坚果、浓茶、咖啡、巧克力、菠菜、蒿子杆等,减少乳制品摄入,注意饮食中的草酸含量。
尿酸结石患者要减少摄入高尿酸食物,如内脏、酒类、蛋黄等,增加蔬果、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碱性食物的摄入。
胱氨酸结石患者要少吃花生、奶等富含蛋氨酸的食物。
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采取低钙饮食,少食牛奶、豆制品、油菜等含钙高的食物,可以吃柠檬或橘子,或喝新鲜的柠檬水,吃低脂食物如鱼类、瘦肉等。
(五)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牛羊肉、奶制品、鱼虾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增加结石发病率,肾结石患者应减少摄入。这些食物包括但不限于奶制品、鱼虾、牛羊肉等。患者在饮食上应更加注重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降低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二、肾结石适宜运动
肾结石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尿液的产生和排出,同时通过身体的震动等方式,帮助结石移动并排出体外。
(一)一般性运动
如跳绳、跳高、跳远、爬楼梯、跑步、游泳、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对于肾结石患者来说是比较适宜的,尤其是对于小结石的排出有一定的帮助。这些运动可以使身体产生震动,促进结石在肾脏和输尿管中的移动。例如,跳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通过反复的跳跃动作,可以使结石受到震动而逐渐向输尿管移动,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据统计,每天坚持跳绳 10 分钟左右,对于直径小于 0.5 公分的结石,有较高的排出概率。
爬楼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使身体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运动,有助于结石的下行。跑步则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在身体的颠簸过程中,结石也会不断移动,增加排出的机会。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同时身体的运动也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打篮球和踢足球等运动强度相对较大,但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来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石的排出。
(二)特殊位置结石运动
对于下盏结石,由于其位置特殊,常规的运动方式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进行倒立活动及坐过山车等有助于结石排出的运动。
倒立可以促使结石从肾下盏向上移动,进入肾盂或输尿管,从而增加排出的机会。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倒立练习,或者选择俯卧位,将臀部抬高,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坐过山车时,身体会经历剧烈的震动和颠簸,对于肾下盏结石的排出也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运动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如老年人、有腰椎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谨慎选择。
(三)运动注意事项
肾结石患者在进行运动时,不可过度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肾脏出血。因为结石在肾脏内可能会刺激肾脏血管,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和血尿等症状。
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果结石较大或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应避免运动,及时就医治疗。在疼痛发作时,也不建议运动,因为此时输尿管痉挛,运动不能促进结石的排出,反而可能加重疼痛。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尿量,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加剧、血尿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