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影院看《芳华》的人不少,我是唯一的90后,其余都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散场的时候,灯光亮起字幕在荧幕上滚动,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没有一个人离开。环顾四周,我想我永远都忘不掉后座那位阿姨依偎在身旁丈夫的肩膀上,脸上的沉湎和怀念,你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回忆回到了那些泛黄的青春里……
我因为看了原著,才关注的这部电影,我期待着他呈现的是刘峰跌宕起伏的一辈子,何小萍风雨飘摇的一生,直到放映结束,我才知道这是一部“轻描淡写”的文工团爱恨情仇。
我起初很气愤,直到我走出影院。公交站台上身边一对学生情侣,两个人不顾寒风相互喂食甜面包,女孩子拿出手机嘟着嘴自拍,拍完两个人相视一笑。
那一瞬间我突然懂了,为什么看完这部能让人回忆过去的电影,我内心没有任何波澜。
不是电影错了,而是观影的人不对,这本来就不是我的青春。
我和那位阿姨是两代人,我们的成长背景是不同的,属于冯小刚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影片里的青春,只能存活在记忆里,作为观影8090后的我们在安逸的环境里长大,没有战争,没有压迫。那个时代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
我带着小说的期待去看,却忘了冯小刚只是想拍一部属于他自己的青春回忆录,这样的电影自然难以打动年轻人。
以上是来自严歌苓的采访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冯小刚起初只是想拍与文工团有关的电影,人物和情节都不重要,文工团的背景才是他需要的。
如果《芳华》拍的是那一代人的青春,那我们90后是很难引起共鸣的。
我必须说,《芳华》失去小说的情节之后,只剩下不痛不痒的青春怀念,连何小萍的月下独舞都像是安排好的煽情,强逼着观众感动。
《芳华》借刘峰拍那一代人的青春,青春洋溢的文工团女孩总是画面的焦点,黄轩作为主演一张帅脸却让人无法忽视,那么小说中刘峰真的有那么帅吗?他只是一个杂技演员出身,身材短粗,长相平庸,在一群漂亮的文工团女演员里,他应该只能处在角落,由于他的无条件付出,旁人会更加忽视和看轻他。
如果你没看过小说就去看了电影,你也许会哭,如果你看完小说再去看电影,你大概会像我一样“痛骂”冯小刚。
小说里的悲凉惨痛,电影里未及三分之一,那些小说着重描写的片段在电影里要么未曾提及,要么一笔带过,刘峰个人命运的悲惨更是被淡化。
这也是豆瓣上很多看完了《芳华》忍不住要喷的原因,就像《战狼》和《琅琊榜》,他们只是够好,却远远达不到完美的地步。
《芳华》完美吗?不完美。
它值得称赞吗?
它值得。
电影无论过程怎样悲凉,结局总是要给人希望的。这是属于电影的美学,不应该和小说相提并论,所以不论批评还是赞扬,人们只要在电影里感受了,经历了,最后还能充满希望,那就是好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这是小说的原文,我敢说,任何一个看完小说结局的人都不免兴叹,电影将压抑的部分淡化了。小说中那个没有希望的结局,只怕放到荧幕上会杀伤力惊人,文字里的美就应该去文字里寻找而不是变成具象的影片。
我还记得那阳光正好的午后,从书架上取下的《十月》杂志,一翻开就是这篇芳华,被小说的简介吸引,带着几分好奇走进了严歌苓笔下那段残酷,早已冷却的热血青春。
刘峰的好,何小曼(电影中为何小萍)的悲苦,命运的跌宕起伏……
眼睛不停地猎取下一个字,手指按着书页一页页翻过,眉头紧锁,脑袋里一直悬着“为什么会这样?” 的疑问,刘峰这样一个处处为人着想,企求一个平淡安定日子,近乎纯情地爱着林丁丁为何却反遭唾弃?
我们那时多年轻啊,谁的身体里没有一条青春的虫在拱动?谁不被那虫拱得心底作痒?一旦我们身体里那条青春虫子拱得紧了,男女间哪怕以眼神触碰一下都是好的。
那个时代让人窒息,正是窒息才迸发出想象不到的人性。
可以说,从我读完小说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人物都已经成型了,得益于严歌苓精湛的叙事手法,再加上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小说充满着画面感,令人读来手不释卷,比电影还要精彩几分。
如果你觉得电影不够好,或者不过瘾,不妨去看看看小说,会有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