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解析]:此计出自《尉缭子·战权》:“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无者有之。”其思想根源来于古代辩证的哲学观点,如《老子本义》中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凭空捏造、栽赃陷害,以及用谣言惑众、以假象诳敌。作为一条计策就是采取虚虚实实的手段,用“虚无”来诳骗敌人,然后再用“真有”来打击敌人。具体讲它有两种方式,一是弄假成真:就是把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凭空编造出来,然后再把它当作真实情况传递给敌人,用以混淆敌人的视听,打乱敌人的判断,最终使其出现失误,甚至是错误。二是把一些假象反复展现给敌人,为的是故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对此丧失警惕和防备。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变假成真,给敌人以突然的打击。
施用此计的时机要选在敌人最狐疑不决、优柔寡断的时候。因为此时的敌人最容易被一时的假象所蒙蔽,进而上当受骗,也最容易冲动和盲从,进而做出愚蠢的决策和行动。另外,从哪里下手也是很重要的。第一要从敌人最敏感、最重视的事情上用计。例如,绝大多数君主都对谋反篡位之事最敏感、最易动怒,也最容易被气昏头脑,进而也最容易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来。第二要尽量在那些头脑简单、性情鲁莽,或过于谨慎或过于猜疑的敌方将领身上用计。因为这样的人既没有较强的洞察力,又不善于细致的思考,因此在他们身上用计常会有很高的成功率。正如《六韬》中所言:“信而善信人者,可诓也。”
[三国计例]:
夏日行军无水喝
遥指梅林也解渴
话说曹操曾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宛城讨伐张绣,当时正是夏季,烈日炎炎闷热无比。行军途中,他们走到一片荒无人迹的地方,连水也难以找到。身裹铠甲,持枪挎刀的将士们已到了连续三天没有水喝的地步。但行军一刻也不能停,一分也不许慢。渐渐地,有些军心浮动,怨声载道了。曹操见状,更是心急如焚。忽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他用马鞭朝前方一指,大声说道:“我以前走过此地,记得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树上长满了有酸又甜的梅子。众将士再快行几步,就能取那梅子解渴了。”闻听此言,将士们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既酸又大的梅果。不觉得顿感口舌生津,精神也为之一振,于是脚下的步伐也就加快了许多。此后不久便找到了水源,终顺利地到达了宛城。
其实曹操是在欺骗大家,前方根本就没有什么梅林,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但正是这个“无中生有”却真的帮助曹操解决了一个燃眉之急。这是因为人体的条件反射会使人们在想起梅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唾液,这样就稍微缓解了一下口渴之感。另外,当给人们一个切近的,同时有是大家非常想马上获得的目标时,人们往往就会顿感精神倍增,进而奋力向前。
一般的“无中生有”之计都是用在敌方身上,而曹操的这个“无中生有”之计却是用在自己的将士身上,在此计的应用实例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为我们能更加灵活巧妙地应用计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迪。
司马懿散布谣言
诸葛亮奉诏而返
在诸葛亮第四次伐魏时,与司马懿大斗阵法。先是司马懿布了一个阵,可是被诸葛亮一语道破:“此乃‘混元一气阵’,我军中末将也能布之。”接着诸葛亮布了一个“八卦阵”,但也被司马懿识破。于是诸葛亮便引诱司马懿前来攻阵,而司马懿自恃已熟知此阵,也就不由分说遣将来攻。然而此阵甚是复杂,阵如连城,门如叠嶂。魏兵们入得阵来,哪还分得清东南西北,都像没头的苍蝇乱撞,将领之间也无法相顾。但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喊杀声起,魏兵无不闻声丧胆,束手就擒。诸葛亮让他们脱去衣服,并以墨涂面,然后将他们放回。还让他们给司马懿捎话,教司马懿再读兵书,重观战法。司马懿恼羞成怒,亲率百余骁将催督冲杀而来。不料蜀军早已严阵以待,蜀将关兴、姜维等引三路兵马合围夹击,直杀得魏军十伤六七。司马懿只好退兵回寨,坚守不出。
当蜀军回到祁山时,有一个名叫苟安的都尉押送着粮草至军中交差。但因其嗜酒而延误了行程,超限十日才到。诸葛亮大怒,欲将其斩首,后听从长史扬仪的劝谏,改为杖打八十。苟安因此怀恨在心,连夜投降了魏军。司马懿急忙召见,并对其说道:“你若能为我立一件大功,我不仅相信你投降是真,还能奏天子,保你为上将。你可回蜀都传播谣言,就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己为帝。使蜀主能召回诸葛亮,便是你的一件大功。”苟安果然回到了成都,对后主刘禅身边的宦官散布诸葛亮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的谣言。宦官立即禀告后主,并劝其将诸葛亮召回成都,削其兵权,可保免生叛逆。后主果然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诸葛亮接诏后,明知是有人在诳骗后主,但君命难为,只好退兵回朝。但又怕魏军乘势追杀,于是就用“增灶法”来迷惑魏军,即若营内有一千兵士就掘二千灶,并且明日掘三千,后日掘四千,每日退军均添灶而行。司马懿果然中计,真的以为蜀军是在增兵添灶,于是就没敢拼命追杀。
此次伐魏虽说是因魏军前来侵犯而起,但对于蜀军来讲,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十分有利的。先说天时,正如诸葛亮所言:“我夜观天象,料此月内必有大雨,魏军虽有四十万,但决不会冒雨爬山涉水。因此每战所用兵力必不会很多。”再说魏军是远道而来必然很是疲惫,而蜀军却是在本土作战,可以以逸待劳。并且熟悉地形,有利于迂回作战,这便是地利。特别是在上次伐魏后,诸葛亮一边安心养病,一边每日操练兵马,尤其是对八阵之法更是演练得纯熟无比,此乃人和。
在与蜀军第一次斗阵失败后,司马懿似乎也看出了这一点,因而便退守不战。当苟安来降时,他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用“无中生有”的办法,不用一兵一卒,仅靠谣言就击退了诸葛亮,使蜀国又失去了一次伐魏的绝好时机。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言:“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我正欲建功,何故召回。我若不归,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无此良机了。”最后在退兵时,诸葛亮也用了一个“无中生有”之计。原本营中只有二千军士,却要凭空造出两千、三千、四千的饭灶来,这不是“无中生有”又是什么呢?而正是这个“无中生有”才使得蜀军能够免遭追杀,不折一兵安然而退。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以上两句是《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的标题原文,它是孔明--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大谋家,生前最后一次用计过程的概括。在孔明第六次伐魏时,因心力交瘁,最后病倒在五丈原,并渐至危重。孔明为了在他死后蜀军能安全撤回,便在弥留之时对手下做了最后一次“面授机宜”:“我死后不可发丧,可做一大龛,将我尸坐在其中。以米七粒放我口中,脚下用明灯一盏,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司马懿见将星未坠,必然惊疑。我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你等可布成阵势,并将我原先所雕的木像放在车上,然后推至阵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司马懿见后必会惊走。”此后不久,孔明便死在五丈原,年仅五十四岁。孔明死后,蜀军依计而退,司马懿亲率大军前来追杀。当魏军追至一山脚处,忽听山后炮声、喊声大震,只见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果然大惊失色,再定睛看时,又见有数十员大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他的老对手孔明。依然是羽扇纶巾,神情泰然。竟把一个司马懿吓得魂飞魄散,一边喊着:“孔明尚在,我冒然追进,中其计也。”一边回马就逃。魏兵也一个个都抛戈撇戟各逃性命,最后竟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司马懿狂逃五十余里还心有余悸,只见他一边摸着自己的脑袋,一边问部下:“我有头否?”,真是到了魂不附体的地步。从此便有了一句蜀中谚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这是孔明最后一次用计,所用之计就是“无中生有”。本来人死后万般皆无,可孔明却遗计于部下,先是用“异术”祭起本应陨落的将星,使司马懿不敢确定他的存亡。然后又用事先雕好的木像来显示他的存在,使敌人把一个“已无”的人还当作“尚有”,也正是这个“无中生有”才有效地威慑了敌人,才最终达到了一个即使是成千上万的“活人”都可能难以达到的目的。《三国演义》中有诗嘲讽司马懿被“无中生有”的假象吓得屁滚尿流的窘态:“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注释]:
1.敌战计:抗战、相峙作战的计谋,是在势力较弱时采用的计策。
2.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句意为,诳骗应该做到让敌人不认为那是诳骗而信以为实,信以为真。
3.少阴,太阴,太阳:阴,此指假象。阳,此指真象。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来代替,掩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