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是XXX的女人?”、“如何成为一个XXX的女人?”、“听说XXX的人都是这样做的”、“爱你的人一定XXX”……
如此一类套路的标题,简直像高潮一样,让人点开一次还想来第二次,欲罢不能。
毕竟试图例证自己是“别人眼里”优雅、高素质、优秀、精致、成熟、被爱的人,被人称赞地浑身仿佛泛金光,虚荣心极大满足,可不就是精神高潮吗?
至于还未成为与文中所述一致的朋友。认同者,以此为目标去实行,不过也只是走在形似无神、照虎画猫的路上;不认同者,便是不屑一顾地关闭窗口。
可是我们到底是要成为怎么样的我们?别人眼中的我们还是其他什么?
怎么样算优雅、成熟、优秀、精致、被爱或者其他什么?对此有太多的定义,也有太多的分歧。
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篇这样的文里真正得出结论、探寻到自己要行走的方向。
唯有在这些文章里面寻找到某种当下的认同和共鸣而已。
毕竟,文字终究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物。
别人的优雅,不一定是你的优雅。
别人的优秀,不一定会是你的优秀。
别人活得如何精致,都不将成为你的精致。
他人的成熟,不一定同你的成熟一样。
别人爱人的方式,并不是你或那个他/她爱人的方式。
也许你可以说,需要辨别能力,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寻求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但什么是正确?什么标准可以证明正确?
真的要论正确与否,我们也往往只会觉得符合我们内心需求与获得我们认同的,才是正确的观点。
所有的辨别,终究基于我们的主观之上。
人是难以脱离自我去真正全然客观地去看待事物的。
毕竟人类作为三维动物,要怎么站在四维甚至多维角度看世界?
就如蚂蚁这样的二维生物怎么知道它们在三维中是怎样的生物?它们眼里的同类,终究只是点线面而已。
所以我们也只能跌跌撞撞地去探索,直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条最令我们的心灵感到舒适的路。
然而到底什么是那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至少,并不是不化妆就一定不是精致的女人。
至少,不是每天发很多条朋友圈,就是不成熟的人。
至少,不是不在“花钱投资自己”,就是不爱自己的人。
至少,不是要活得像某个样子,才是优雅。
至少,不是一定要做什么,你才是个怎么样的人。
至少,不是一定要怎么做,才算是如何。
什么才令你的心灵感到舒适?
我不知道你们每个人舒适的条件与境遇是什么样的。
可我知道,我们共同的不舒适感是这样的:
令人浑身难受,令人自我批评、自我厌恶,令人即使无数次逼迫自己也无法适应、想要逃离。令自己无数次想到,就无法安然入睡。
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完全固化的模型。
我们也许会追随一些前人的脚步。
但终归,我们要走一条自己的路。
所有人都将与众不同。
每个人,好好活出最适合自己的也最舒服样子,这也就是你最美丽的样子。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