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是有意无意的避开这类外国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因为此类作品中人物数量之多,加以复杂,拗口的名字,常常让我对每个人物的出场和故事发展变得一头雾水,而不久前花了好久才读完的百年孤独更是加深了我这方面的恐惧,不过所幸本书读到最后,并没有使得我脑中的整个情节和发展变成一团乱麻,至少我现在还能本着最基础的逻辑写下这篇书评。
肯·福莱特将每个人物都塑造的十分现鲜活现实,又不缺乏每个人与环境相对应的鲜明的个性,豆瓣中有读者,似乎对文中多出性爱的描写颇有议论,书中多次出现很有画面感和冲击的性爱场景的描写,但很明显作者并不是打算靠此来获得更多的读者,多次此类场景的出现都是人物关系感情描写的铺垫下,自然而然所发生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写性而写性,同时也是为后面的情感做下更深的铺垫,作者通过这种具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将爱情和性爱的双方心理用一种更直观,更直白却更有意味的方式呈现给各位读者,此类场景的描线并没有使人感到尴尬,反而将人物塑造的更为丰满更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样子——他们不是圣人,他们都是需要爱情的。
又如上战场前,几位主要人物的描写,作为一个男人,他们渴望通过这次战争来改变世界证明自己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但是他们也是个普通的士兵,他们在第一次上战场前也会害怕死亡也会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勇敢,他们也无法坚定自己在战争真正来到眼前的那一刻是掉头逃跑还是英勇向前,他们在战场上也会负伤累累,不论时高贵的贵族还是低下的底层人民,他们都要参与这场残酷的战争,他们都有着随时死去的危险,他们见证死亡时也会充满绝望和悲伤——他们不是圣人,他们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感到害怕。
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有情,有爱,有恨,有冷漠,有凶残,有冲动,自负.......,从最初的第一章起,随着时局一步步被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将其命运相连接,一点点展示他们的变化,当下不同时间里同一个人不同的状态,每个人的变化都不是突兀的,人物形象的完成都是紧密与其环境时局一同变化而变化的——他们不是圣人,他们都是时代一点点造就的。
而另一个方面,就是本书庞大的一战格局,对于这种与历史搭边的小说,如果不是很了解相关背景而贸然接触,一时间想要弄清故事为何如此发展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而肯·福莱特并没有打算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甩给读者,他通过人物的成长,环境的变化,一步步领着读者将整个格局打开,以这种柔和又不是乐趣的方式将读者一点点带入到这场巨大残酷令人恐惧的战争中去。各个国家立场的表明,政治思想的确立,战争的导火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故事都埋有伏笔,都将为下一个故事引导到下一个环节和发展出新的情节,缓慢却又稳定的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读者不需要过度的去考虑每一个政治主张和斗争形势,每个国家的立场都是明确的,作者客观的描述将每个国家的上层矛盾,下层矛盾,个人矛盾都赤裸裸的摆上台面进行剖析,不同立场下的解读,政治斗争中各个立场中的不同想法,肯·福莱特都已经用文字很清晰的表现出来,你不需要揣测各国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你随着整个发展你自然而然就会知道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每一次斗争的手段和目的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立场的解读让人完全沉迷其中,肯·福莱特让读者有一个流畅明朗的阅读体验,清楚的了解前因,过程,后果,将整个大背景用一个个不违背历史的小故事呈现出来,通过几个代表人物将整个时代下人们的悲欢离合表现的淋漓尽致。
感谢作者这两方面的表现,让我没有错失这么一部伟大的巨著,但当我读完全书后,却留有深深的失落和悲伤。
一是因为三本书我就这么给看完了,当人在一种巨大的满足后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中失落感;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这种现实而又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和世界所带来的巨大伤害让我感到悲伤,即便经历了五年之久的战争在最后终于以德国宣告失败而告终,但是所留下的伤害和新带来的危机并没有将真正的和平带来,在世界重组之后,人们都在为战争结束而欢庆,但是那段格斯和罗莎的对话,却久久不能令人忘怀
“你愿意要孩子吗?”
“愿意!”
“我也是。”格斯若有所思的盯着窗外,“我希望威尔逊的设想是错的。”
“设想我们的孩子?”她听出他语气十分严肃,不经惊恐的声音问道,“你在说什么?”
“他说,孩子们将来不得不再打一场世界大战。”
“上帝保佑。”罗莎急切地说。
窗外,夜幕徐徐降临。
然而作为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很遗憾并切确的知道,1939年又爆发了一场更为激烈,波及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久的世界大战,可是现在的我们又不何尝和他们一样,不知道时代究竟会将我们带到哪里去。
最后由衷地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共处和平之中,永远远离残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