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巷1号 图:HEPING
在大部分介绍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民居古建筑的文字中,都会提到“刘家大院”。但深入探寻,大多语焉不详。在高德地图上输入“和顺古镇刘家大院”,却可以轻易找到“刘家大院”的红色标记。若要亲自一探究竟,可从野鸭湖西北角的尹家坡,上坡,在三叉巷道沿中间一条窄窄的“中巷”前行,百十米左右,抬头,便见前面楼顶上的大字横匾“听雨楼”。
此楼和左边的老宅合起来,就是名见“经传”的刘家大院了。
1、古镇最大的民居四合院
刘家大院据说是古镇最大的民居四合院,旧时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古雅恢宏,被称为“集华侨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一体的典范之作”,有心研究者,也可视之为一部和顺的建筑史和文化史。
刘氏为当地八大姓氏之一。离刘家大院不远的野鸭湖边,有一处精美错落的古建筑,刘氏宗祠,是和順八大宗祠之一,和顺建筑、民俗文化,从中可见。
据查,刘家大院早年为刘金忠、刘金良兄弟所建。刘金忠曾在缅甸经商,开设“恒裕布行”,经营布匹、土杂等生意并由此致富。大院有据可查始建于民国初年,1932年竣工,虽时为民国,但有根有底的大户,建筑多以清代风格为模。既是大户人家,大院既有老宅,也有别院,由两部分组成。
老宅横向两院,左院两进,右院三进,互相联通,房屋高大宽敞,由大门、花园、过厅、正屋等部分组成。建筑材料也不含糊,用的是上等楸木。院内各处的窗花,是精华所在,每院每扇各不相同,可以留给美院设计系的同学细细研究。再看柱头横梁部位,饰以精致木雕,美仑美奂,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刘家大院共有四进院子,每一进均是四方形的天井,按照“三房一照壁”的格局建成。据说其风格更多来自徽派建筑,但却揉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比如宅中的西式花台。据刘氏后人说,当年可从花台看到“后院”里戏班子唱戏,若设宴,则可达一百余桌。
院子中的照壁石脚,笔直坚固,石工精细,当地人称“清水石脚”, 石块衔接处,细致紧密,不用水泥而经年稳固。有趣的是,天井墙壁上,仍有原主人留下的黑白西洋画痕迹,显示古镇曾经有过的时尚和审美,也显示东西文化曾经如何在这里结合。漫步庭院,还是中国文人的雅趣,兰香扑面,曲影横斜。刘家后人未将老宅翻新,保持了院落古朴素雅的风格。
大院的别院与老宅是分开的,在小巷子两边握手相对。别院青砖飞檐,中西合璧,走马转角楼。据说当年庭中草木繁盛,柿子花开结果时,满眼辉煌。
2、大有大的难处
刘家大院,一个“大”字,说尽了当年的气势。但话说回来,“大有大的艰难”。据说,如此大宅,现在光是维护,就需要不少资金,后人曾一度将院子对外开放,让旅游者略付小费入内参观,聊补一时之困顿。细看彼时留下的几张老照片,门庭不免有些冷落、破败。
在和顺古镇,还有多少这样的建筑有待呵护?如何保护古镇优秀建筑遗产的命题,由此提出。这是一个上下都头疼的事情,不知有过多少研讨会,专家也有数不清的建议,但最后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也许是刘家大院应该遇到的转机。近年,香港收藏家刘和明先生想寻找一个宜居之地,一栋百年老宅的影子在脑中若隐若现。国内国外,大江南北,寻寻觅觅。最终,腾冲、和顺进入他的旅程。
看上的,首先自然是这里的气候和环境。一到和顺,小镇的古朴和优雅,不乏人间烟火之气,更是诱人。穿街过巷,多次比较之后,“刘家大院”就像从天而降的陨石,落在面前。巧的是,这又是一个“刘家后人”,如今遇到刘家大院。
刘和明说,和顺之“和”,和明之“和”,还有从尹家坡上来的巷口门坊上的对联“一门三巷生和气”中的“和”,三“和”汇合。莫不是运中之数?
如此,刘和明与刘家后人商议,租下了这个刘家大院。他说,一是个人喜好,二是,在这个古老建筑里,或者可以讲点什么故事?
3、老宅新使命:三禾美术馆
也许想回答那个如何保护老建筑的命题。他开始重修老宅。到底是个收藏家,修旧如旧。但他的旧,是让老宅焕发容光。他从各地收集的那些百年老牌匾、楹联,还有历代风格的石雕,转弯抹角点点缀缀,落笔之处,隐而不露。
如何赋予老宅新的功能和使命?刘和明想起了那个与他命中有缘的三个“和”字,创办“三禾美术馆”。
他把别院略加改造,建成一个外部看来仍然是传统风格,但内部却是一个现代的美术馆。一楼有三个展厅,可以展出小型的艺术展览;一个天井,可以安排艺术家对谈、讲座甚至文艺演出等小型活动。二楼,则是艺术家中心,有几个客房,接受艺术家驻点创作。
三楼是咖啡馆和酒吧,居高临下,轻风扑面,可以冥想,也可以一览古镇景色和朦胧远山。他在楼上挂了一个横匾“听雨楼”,这是他内心的风景。
美术馆要有展览。有意思的是,也许是为了配合馆内的现代风格,第一个展览,即和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合作,安排了广东摄影师杨和平的一个现代风格的摄影展,主体内容是“巴黎老街的咖啡馆和书店”。上墙后的黑白照片,恰与展馆外在的古朴,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从小巷子经过的旅游者探头发现,“咦?和顺古镇也有这么时尚的展览?”
2021年开门的第一个展览,“画风”突变,想是刘和明有意安排的“戏剧效果”。则是画家戚弘的画展《马上戚弘》,一色的中国画和线描。戚弘这个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画家功底深厚,画作在国际上亦享有声誉。他从小与马结缘,笔下恣意纵横。细细看去,画面却耐人寻味,全是他个人的故事。
刘和明说,美术馆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希望能办成腾冲及和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地标和品牌。他打算今后定期展出国内外艺术家作品,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展示和分享交流活动。在这同时,收藏和代理艺术家作品,以促进艺术品的交流和交易。
4、有些辉煌不必言说
刘家大院还有另一个精彩的所在。进入老宅,踏上窄窄的楼梯,走上二楼, 是“古玉博物馆”。
踩在地板上那一刻的感觉,让我想起在德国走过的那些百年老宅,木地板吱吱嘎嘎,头顶上的横梁纵横交错,户外的光线透过别致的窗花,落入室内。室内展柜里,都是刘和明的收藏,这些新石器时期到清代末年的古玉器以及各种文玩,朴实无华,在聚光灯下不言一语,却呈示着它们过去曾经的辉煌。有些辉煌,原来是不需要言说的。
刘和明说,博物馆目前尚未正式对外开放,很多工作仍然在做,但已经有人预约参观了。
从中巷出来,前行不远,就是李家巷。中巷虽窄,但却是从野鸭湖畔直通镇内的一条主要通道,经过刘家大院的老宅和别院,在“不见不散”咖啡馆处右拐,就是热闹的李家巷,那里餐馆、咖啡馆、茶馆和各种精品小店一家家排列,还有早上的市集,那是和顺人的生活,色声市井,一齐拥到你的感官之中。
在和顺古镇,不少老建筑已经改造成为客栈和民宿,百年老茶馆、小酒馆也在迎接它从远道而来的茶客。
世事如棋,也许三言两语很难预示刘家大院未来,但刘和明在古镇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上,以一已之力,以“三禾美术馆”(博物馆)为帜,却至少为古镇的文化彩旗增添了色彩。据知,因美术馆和艺术家中心之名,便有北京、广州、武汉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应声前来,或展览或创作,和顺成为他们的展览和创作基地。甚至有歌唱家、朗诵艺术家、古琴演奏家在馆内献艺。文化的塑造力,虽不是一时一刻,却也是时时刻刻在营造一个地方的影响力。如此看来,刘家大院的故事,即便是一种尝试,却不能不说是别出心栽,别具情怀,是古老乡镇一个颇有价值的改造“实验”。
(2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