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晋江知名作家玖月晞的一个微博,是关于善意的传递的。故事讲到她的一个同学周买了早饭回教室,直到路上碰到一对陌生同学的善意提醒,才发现豆浆已经撒了一路,因为当时忙着整理豆浆袋子,等到他反应过来要道谢时,那对同学已走远了,但是他硬是找了大半个校园,找到了那对同学就为了跟他们说声谢谢。旁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他解释说,这件事很小很小,不值一提,但他不能让别人善意的环,断在他这里。接到善意的环,就往下传递 ; 接到恶意的环,就掐断在他这里,这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说实话,我看过那么多讲要与人为善的宣传片,文章,广告,却只有这一篇小故事在我读完的那一刻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并且一直清楚的记到今天,而最最重要的是,我把这个故事背后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信条也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了我的日常行为中,我会刻意地反省自己是否把那个善意的环传递下去,又是否把恶意的环掐断在自己这里。我以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只简单地以为我就是恰好碰到了一个好故事而已,但是直到我读了《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我才恍悟 : 故事确实是好的,但产生这般效果的竟是故事思维的力量。
这本书在十多年前首次出版就在美国引起轰动,并一直畅销不衰,一版再版。本书作者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国最早研究故事思维在营销和团队中应用的管理专家之一,曾经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税局、微软等机构担任顾问。
在这本《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中,她提出了用故事思维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同时说明了如何学习和增强这项能力的方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故事思维呢?
简单点说,就是用有人情味儿的语言去思考和沟通。与之对应的是理性思维,讲究逻辑和客观。
故事思维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力呢?
首先,它的沟通成本低。
你跟一个纯文科生解释什么是工程造价,你说就是工程量计算,套定额,他肯定会问你那什么是工程量,定额。但如果你告诉他造价就是算盖了一栋楼,修了一条路,架了一座桥花了多少钱,那他肯定秒懂。
也可以说,故事思维是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没有理解上的门槛,所有人都能轻易明白。
其次,故事思维是通过找寻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和认知规律,以此来补充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
事实并不比人类感情有力量。感觉能够改变事实——至少能够改变人们对事实的看法。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如果事实让人们生气、沮丧、恐惧,他们会倾向于怀疑事实的来源 ; 反过来,如果事实让人们高兴、振奋、受人尊重,人们则会对事实深信不疑。
换句话说,故事思维就是借助情感的力量达到吸引、打动甚至影响他人的目的的。
故事思维既然有这样大的作用,那么,怎么样做才能学习和掌握到这项技能呢?
作者安妮特•西蒙斯在书中把学习方法归纳成了你需要学会的“六种故事”。它们分别是“我是谁”的故事、“我为何在此”的故事、“教导故事”、“愿景故事”、“行动体现价值”的故事、“我理解你”的故事。
知道了讲什么故事,那怎么样做才能把这些普通的故事雕琢成我们想要的打动说服别人的“好故事”呢?
安妮特•西蒙斯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我把它归纳为三点 :亲身经历、感官细节、语言简洁。
首先,故事就是自己的经历。
没有什么故事比自己的亲身经历更能打动人了。为什么?因为你作为直接参与者,你清楚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事态的进展还是你自己的情绪波动,你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故事,没有谁比你更懂了。因此,你在讲述时也能毫不费力甚至自然流畅地倾注感情,娓娓道来,不带有人为编造和加工后的滞涩。也正因为你的故事真,感情真,听众也会更容易被吸引和打动。
其次,感官细节让故事更逼真。
除了要保证故事的原材料原汁原味之外,适当添加一些细节能够让你的故事更加真实,换句话说,就是“活起来”。
这些细节就是我们的五种感官 : 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感官细节越是具体,故事越是层次丰富,越能激活旁人的感情。
最后一点,让故事再简洁一些。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将你讲故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先解决掉。比如观众可能会不耐烦听你讲故事,这时你该怎么办?或者你的故事并没有达到说服听众的预期,原因是什么?
同时,你要对你自己的故事中最重要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你是谁,为何而来。做出选择后,你的故事就要为这个重心服务,所以要主次分明,不能连篇累牍甚至相互矛盾。
在我看来,这本《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揭示了故事思维能够在理性思维也失效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供人们用来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比如,冷冰冰的数据无法打动人,但热腾腾的故事能进驻到人的心里。正确的事实不足以说服人们行动起来,但一个让人充满热情的故事却一定能。无论我们搜集了多少数据,背后的公式多么正确,最终影响他人靠的都是能够触发和激活人类情感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现在我想说,理性到达不了的彼岸,借助故事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到达。
看,这就是故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