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回看自己的文字了,晚上突然想起了简书,这个我曾经在上面写了几篇文章的平台,在手机上打开APP,翻看自己以前写得文字,还挺有意思,没曾想,现在思想这么干瘪的自己还有那么文艺的一面,只是那些偶尔出现的文艺细胞都没能裂变扩散,只是像刚烧开的开水没有继续加热一下就凉了。
在一篇摘录的短句里我看见了一个网友的评论,也是我写文章唯一的一个评论,“坚持下去,必成大器,我看好你”。这位网友可能把我摘录的句子当成了我写得,所以这么看好我,但是无论时哪种情况,这句话让我打开了电脑,并且开始了今晚的文字记录,我不好意思说创作,这些字里行间还没有一点创作的水平。
一直有一个文艺梦在我心里,小时候父亲就一直给我将他的艰难的成长故事,14岁独自坐火车到长沙做眼部手术,在长沙举目无亲,我听特说了无数遍,还有那些在医院和火车上发生的故事,父亲津津乐道的场景,在我和姐姐心中留下了高大的形象。虽然现在父亲背微驼,站在一起我已经比他高出几厘米。驼背时由于一年在山上帮姑姑摘茶子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没有去医院休息,就在家中躺了几天,就着痛继续在赶集,生怕错过一桩算命生意导致的。想想那时候还小,我们都不知道如何照顾父母,而在他们苦难的人生当中,钱是很重要的,在能承受的疼痛范围内,他们绝不会去浪费一分钱到医院里,最多打个止疼针,吃点药。这节俭的一面也反映在饮食上,小时候起,家里最常吃的时豆腐,一家四个人最常吃的是辣椒豆腐,再加点肉,一个菜放在中等大小的铁盆里,有时候加个汤,经常吃萝卜丝汤、蛋汤,干菜汤,以至于后来姐姐嫁到了姐夫家,姐夫经常说我们在吃方面很舍不得,他们虽然没有存很多钱,但是花在吃上绝不吝啬,还说我们俩姐妹体质都比较差就是因为吃得不好,营养没跟上。当时听来,心里确有一丝埋怨父亲太过节俭,以至于我在上大学时与同学出去购物都舍不得买衣服,甚至工作后,买太贵的衣服都心生愧疚,对钱有一种强烈的匮乏感。
因为对钱几近病态的匮乏,便不能很好的享受金钱带来的乐趣,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没有拥有感,好像工作挣钱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而现在心中茫然,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感,迷失在自我怀疑中。庆幸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探索,和对心灵对话,我知道自己那在骨子里的自卑,需要慢慢放进阳光,而知识就是那不会烧灼皮肤的阳光,慢慢 修复那快要萎缩的生长细胞,直至让其舒展、生长,像正常的孩子一样。
可能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一颗太过敏感的心,一点的异样我都可以察觉,并在内心立即产生防御机制,害怕受伤所以早早的在内心建立起了防护墙,也许我真正需要做得是建立强大的内心。
写了这么些,思维过滤了几件事,跳跃的太快,每件事没有结尾和延展,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头。都说文如其人,在这个毫无逻辑可言的不算文章的文字里,反映了我的思维方式,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做事也总是想到哪里做哪里,任何小成就度需要刻意的练习,我那个理想的文艺梦,还有很长很细的路要走。。
哈哈,来个网友再给我鼓励下,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