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说:写小说是发现美、表现美的过程,读小说是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品味小说之美却是一门学问。
小说的美有很多种,情感、自然、细节、语言、思想、劳动、悲痛、忧郁等,其中细节之美又是需要着意刻画的,因为很多美都需要从细节的刻画中去表现和感受。
作者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写了关于细节之美的内容:
1.首先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相对于情节来说的,作者给它的定义是事物的细微组成部分。比如一棵树,树干是情节,而满树繁花就是细节,你如何写好那满树的繁花去展现细节之美,就是一个小说人的功底所在。
我们平时会遇到很多细节,比如一个人的言行,肢体表现,他是高兴的还是愤怒的,如果不会细节描写,就只讲他愤怒,几个字就写完了,读者就体会不到他愤怒的情绪。还有景物描写,事情叙述,同样一处景,有了细节的刻画,会让人身临其境。所以细节的描写是小说的关键点,也是一部小说能不能吸引人阅读的法宝。
2.细节是从什么方面获得?
作者提供了四个方面:回忆中;观察中;听到的;想象中。
第一方面:从回忆中得来。回忆是作家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我们所经历过的,现下在做的事都会成为明天的回忆,但是有的人记住了,有的人却抛之脑后,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记住的人就能有很多可写的内容,但是记不住的人就会觉得无东西可写。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历,就尽量去调动你的脑细胞,将你的思绪拉回到从前;如果你还没有经历,那你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有了经历,就有了小说的素材。
第二方面:观察中得来。观察来源于我们眼见的,但是眼见不等于观察,观察要认真仔细,并且多注意细节。你只有注意到了,才会在脑海里有东西。想要写好细节,就一定要多观察,只有观察细致,你才有描述的内容。观察不但要用眼,更是要用心。另外作者还提醒我们,观察要保持一个好奇心,有好奇心的人就会主动去看,主动去想,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是看不到那些发生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各种美。
第三方面:听到中得来。很多作家都说,写作一定要调动人的五感,那耳朵是不可少的。很多故事或者很多灵感可能就来源于你听到的一件事或一句话。
有名的《聊斋志异》就是蒲松龄听到的故事集。据闻蒲松龄在家门口开了一个茶馆,请路过的人讲故事,讲过后可以不用付钱。就这样在晚年时间写成了堪称短篇小说之巅峰的奇书。里面的故事很多都被翻拍成电视电影。很是精彩。
第四方面:想象中得来。写小说想像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无限的想像,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故事。作者说想像力是一个作家的基本能力,也是小说创伤的生产力。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靠想像来着重加持的,无论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还是世界名著,都是在历史或现实中加以想像得来的。
细节的描写可以锻炼人的观察力,想像力,倾听力。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故事,或者是写散文,细节的描写都是文章出彩的关键。
3.怎样描写细节,才能让它突显细节之美呢?
首先要细节心灵化。
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作者说写小说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寻找自己心灵的过程。
只有找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你才有欲望去表达。
其次要有现场感。
现场感是你描述一个细节的能力,只有找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描写才能更深入人心。
再次要有意志力。
刻画细节既然很重要,要做的工作就必不可少,无论是观察还是感受,亦或是倾听,想像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去修练,如果没有意志力,可能写着写着写不下去,就会放弃了。
最后要有诗意化。
诗意化是表现美的一方面,古代有很多的大文毫,比如李白,比如杜甫,比如苏轼,比如纳兰容若,李清照。读过他们的诗,总会被诗中的那种优美意境所折服,所感动。小说体现出诗意的境界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细节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细节也是决定小说的关键。无论是塑造人物,描写环境,还是叙述情节都离不开细节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