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一则“华晨宇回应乐理争议”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华晨宇是本季《歌手当打之年》节目的首发嘉宾之一,起因于3月20号的一期节目上,他演唱了一首运用中国雅乐音阶的原创歌曲,在演唱之后的采访环节中,关于雅乐音阶音乐理论中有个知识点讲错了。
节目里,华晨宇讲解道:雅乐音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加入了变徵音,以C宫调式为例,徵音是sol,那么变徵音就是b5,也可以说是#4。就是这一句“变徵可以是b5,也可以是#4”的论述被懂行的网友指出了问题。
在C宫调式的雅乐音阶当中,变徵音只能是#4,而不是#4、b5都可以。
有乐理基础的朋友知道,#4和b5是什么关系呢?
表现在钢琴键盘上其实是同一个琴键,只是我们给予了同一个琴键有两个不同的称呼方式,在没有任何调式限定的情况下,这个琴键无论你称呼它是#4还是b5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创作中,细数古今的音乐作品,大多数都是有调式限定的,而一旦规定了调式,就要给这个琴键确定的称谓了,#4还是b5只能二选一,这是很有讲究的。
像华晨宇演唱的这首《降临》,自己也明确了该作品调式采用了雅乐,既然如此就必须按照雅乐的规定:“变徵”是徵音下方小二度,也就是C宫调中徵音sol下数小二度,得到的结论只能是#4,而不是b5。
随后,华晨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感谢大家对知识点的更正:“虽然音乐可以很自由,但在理论层面上必须严谨”。
由这个小事件,也引发了不少国人对中国调式音阶的好奇和探讨,这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认同感,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其实华晨宇所说的中国风的音阶其实就是我们的民族调式音阶。
在民族调式中,有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
五声调式音阶,也就是常说的宫商角徵羽,按首调来说就是12356。
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偏音之后,就有了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六声音阶,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偏音:清角(4)或者变宫(7)。
七声音阶,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
华晨宇所说的雅乐音阶就是中国特有的七声音阶调式:
五声音阶+清角(4)+变宫(7)=清乐音阶
五声音阶+变徵(#4)+变宫(7)=雅乐音阶
五声音阶+清角(4)+闰(b7)=燕乐音阶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是非常聪明的,几千年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对音乐律制的实践和研究更是令外界望尘莫及。
例如河南省舞阳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9000年)的乐器——贾湖骨笛竟然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音阶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实在先进得令人叹为观止。
又例如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朱载堉提出的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法),早于欧洲人足足几十年,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 ,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故而,音乐也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见证了国家辉煌而璀璨的历史,也正是国民文化自信的渊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