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影响现代思想的论断叫:Being-towards-death即“向死而生”,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哲学的发展,也成就了存在主义的开宗立派,而那句“向死而生”也成为了对死亡和生存关系的一种经典构建和解释。
“向死而生”在告诉世人:为绝望而生,为希望而遗弃,要积极地去生活,勇敢面对死亡。
其实这样关于死亡的拷问,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几个大哲在过分思考,我们芸芸众生皆会因此迷惑,也都求索其中,这普罗大众之中既有你,当然也有我。
1.我们为什么而活,又怎样才可能坦然从容赴死?
从我小学时作文第一次被刊登到本地日报校园专栏的那一刻,再到被班主任当众大声朗读时起,直到此刻参加新媒体写作训练,我的心跳就这样一直被文字牵动,我喜欢金属笔尖摩擦纸张时发出的声音,我喜欢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我喜欢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听见自己心跳和文字共舞的踢踏声,这一切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停下笔,放下对每一处标点的热爱,那么我想这也是我生命落下句号的时刻。这也许正是海德格尔先生曾经说提到的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亡故”吧。
所以,我想我为什么而活这样如此深远的人生课题,在我心中答案其实早已尘埃落定,那就是——“想写而生”!
记得少年时,曾经梦想仗剑天涯,整日满脑子都是浪人倚瘦马,剑气所向,快意恩仇。
那时,老妈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眉眼一挑,神色中掩不住的傲气:“我要行侠仗义,江湖任驰骋。”
老妈哑然,留下一声叹息后退出卧房。
夜半,我去卫生间时经过父母卧室,偶听父母夜话。
“这孩子脑子坏了,要不明天你带他去看看吧。”老妈忧心如捣。
老爸遐思片刻,问:“看神婆,还是看医生?”
“都去,都去看看,咱儿子病得不轻!”
我们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被误解的人,被异化的孩子,又何必悲伤呢?有多少人曾经被当作呓语者,又有多少人被请去看过精神科?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四处奔走,寻医问药,除了家里过得比以往拮据了以外,什么改变都没有,我依旧怀揣着江湖梦,老爸老妈则依旧记恨当初那位产房大夫,怀疑他在接生我时,手劲过猛,以至于震坏了他们儿子的大脑。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梦想这东西一旦植入进了思想里,就如同中邪,染上病毒别无二致,无论是玄学大师还是医学泰斗,面对怀揣梦想的人,只好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我的侠客梦从未放弃,只是随着阅历和岁月的积累,它换了装扮,如今那杆秃笔成了我的玄铁剑,而写作便成了我的江湖。
2.死亡,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去年,我和一位朋友去参加一位当地文联老人的葬礼,在简练的悼词中,老人的遗作目录清单足足占去了大多半的悼词内容。
司仪每念一部作品,我的朋友都会在下面默默地和我说:“这本我读过。”
“这本我超喜欢。”
“这本陪我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岁月。”
“这本我受用至今,快翻烂了。”
“这本的人物塑造最是入木三分。”
“这本我推荐你。”
我想这就是作为一位写作者留给世界的,也是他留给自己整个人生的,当一个生命的生物性结束了他的旅程时,真正的亡故并没有就此发生,是那些不朽的文字让人们在这个世界继续和他的思想不期而遇。
所以,我们都会知道,写作所怀抱的永生又怎么可能害怕肉体生命的抛弃。
老人最后的弥撒,在我们看来却正是生命新的开始。
3.孤独,你配谈孤独吗?
在训练营里,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写作笔耕不辍?
我的回答是:“因为孤独。”
“孤独?”来人不解,继续问:“是因为写作可以战胜孤独吗?”
我回:“这么说,对但又不对。”
来人更迷惘了,甚至觉得我在故弄玄虚。
其实,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前些年微博上有一份有趣的问卷,如果把“孤独”分十级你能抵抗的孤独是几级?很遗憾,我连第一量级“一个人去超市”都抵抗不了。
所以,当初写作完全是为了抵抗孤独,我在文字里去分散精力,去创作另外一个人来陪我,或聒噪,或恬静,或侃侃而谈,或沉默是金。
但是,当我真正爱上写作,并以此为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孤独只是你空虚灵魂的死敌,但却是写作路上的朋友,唯有孤独可以带来让人安静的思考,正所谓:“宁静致远”。正恰恰是孤独赠给我岁月中最好的一壶清酒。
希望很多年过去后,我依旧是那个骁勇骄傲的骑士,而孤独便早已成那位忠诚的桑丘·潘沙,陪我越战越勇。
4.要么去写,要么去死
我长期以来都有选择恐惧症,不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讨厌决定,逃避所有选择型生活。
唯独在写作上,我从未犹豫过,因为我的生活和意识土壤中埋下了这颗种子,且早已生根,我只需等待它的破土而出,然后绽放结果。
写作路上的我很早就明白这样一条真理:我们每个人每一刻都在向死亡靠近,如果我停下手中的笔,哪怕只有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那么这些时光里我们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