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验?通过沉浸式的经历,其中发生的情绪,情感,思维,身体的感受在此情景中的激发,就是体验,你正在经历的,而不是头脑中的想象,推理,计划,认为等等。
熟悉的概念或者理论,现在想到的便是自恋,自恋受损,这个概念相关的理论大概是自体心理学,之所以大概,是因为自己并未真正阅读相关的整本书,只是在微信或者他人的语言中,只言片语的碎片化的听说过这个传说,但是自己对此印象深刻。那本书好像等待自己很久,却迟迟没有翻开它。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吧。自恋是从婴儿时期便开始发展,并伴随一生的心理现象。新生的婴儿是全能自恋的,觉得我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被满足,好妈妈,坏妈妈是完全割裂的,即处于分裂位。之后随着成长,发现妈妈有时会满足,有时不会满足,在适度的挫折中,形成安全型依恋,好妈妈坏妈妈逐渐整合。但如果处于矛盾型,回避型依恋,意味着婴儿的自恋受阻,可能会形成夸大性自体,假性自体。自恋的适度满足,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满足自尊需要。假性自体仰赖外界的认同,确认自我的价值,往往容易自恋受损,处于情绪波澜跌宕的中心。边写边突然觉得,看的那些只言片语,包括不久前看过的武志红的巨婴国,那都是别人嚼碎加工了的食物,尝到的也许会是残渣,还是自己找找原材料,再加工比较好。
如何把一个理论转化为一个技术,我的理解是,找到解释某种现象的理论,然后将这样的解释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受众体验,意识,理解,这便是一个技术。如此转化的思路便是,从现象到理论的抽象提升,首先完成自我的建构,这是深入,然后便是具体化,把深入理解的现象背后的东西,以具象化的设计呈现出来,例如体验性活动,讲解,案例等等,这是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