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舞蹈老师感到生气,因为她要求这学期最后一节舞蹈课穿团服(前几天刚买了紫色的,说考级要统一,今天又要统一穿黄色的),没有就要去买。
这个课题中——
1.事实(请描述具体发生的事件):舞蹈老师要求跳舞时统一着装(家里已有好多套舞蹈服,但没有统一的那款),没有就要去买。
①事实区分出来前的感觉:生气。
②事实区分出来后的感觉:还是生气。
2.想法及对应的情绪(感觉):
①自动思维:又要买衣服,这是变着花样圈钱。(情绪:生气)
②中间信念:舞蹈机构应该重点放在教跳舞而不是卖衣服。(情绪:愤怒)
③核心信念:孩子长的快,买那么多舞蹈服,一下就不能穿了,浪费资源!(情绪:痛心)
4.如果没有以上想法,你是怎样的人:开朗乐观的人。
㈢.做这个功课的发现,触动?
我坚决反对浪费,区分完怎么还生气,哪里出问题了?这么问完后发现其实没毛病,观念并不是让自己情绪好转,而是区分事实和想法,让我知道我的情绪来源于我的想法,因此,我不再对舞蹈老师感到生气,我生气的是我对我的核心信念的挂碍。我自觉核心信念也没毛病,那是哪里出问题了?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去做了个贝特森行为模型五问,终于把自己问明白了——
困惑课题:舞蹈老师要求穿统一服装,没有就要买。我觉得家里已有很多舞蹈服了,不想再买。
学习层次0 面对这件事,你刚刚的条件反应是什么?生气、愤怒。
学习层次1 面对这件事,你既可以做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深呼吸;可以和老师沟通。
学习层次2 经过这件事,你发现你有什么样的假设前提?你发现了哪些新认知的可能呢?
假设前提:孩子长的快,买很多舞蹈服都穿不完,造成资源浪费。新认知:和老师沟通买舞蹈服的必要性,若不是非买不可,就不买了。或者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学习层次3 经过这件事,你看到了自己有怎样的特质?我之所以创造这个果出现,在提醒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容易生气的人,一想到不如我意的我就“愤愤不平”。在提醒我时时觉,情绪处理好了就有智慧处理眼前的问题。
学习层次4 经过这件事,唤醒你想要的是什么?它支持到你,能够贡献给社会的是什么?
我想要的是资源合理利用。贡献给社会美好的环境。
有这个发现触动和没有这个发现触动,带给你生活的不同是什么?
发现:我不愿意改变我的想法,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是对的。寻找方法(贝特森行为模型)达成目标,而贝特森行为模型做完后,发现做观念后可以支持到我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今日功课新发现:原来观念和贝特森行为模型像是孪生兄弟,结合起来,效果美不胜收。
感恩舞蹈老师给我布置了这个课题,让我有了这么深的了悟,眼前的世界都开阔了。
每日一练,收获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