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 晴朗
文/至善至柔
《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昨天学习了“经”一章中的三纲领,今天学习“经”一章中的八条目。
八条目主要阐述的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诚其意:指的是意念,志向真实无妄,合乎德行的要求。
致知:指的是推及自己的知识,知道事物的本末终始,明了事物的轻重缓急。
格物:指的是穷尽事物的,所以然之理无所不知的意思。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讲的是:在古时候要想彰显自己光明品德于天下的人,就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就必须先要理顺自己的家庭;
要想理顺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须先修养身心;想要修养身心,就必须端正自己,内心没有邪念;想要端正内心,没有邪念,就必须先心意诚实;
想要心意诚实,就必须要明确认识,并且获得明确的方法,在于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之后,认识才能明确;认识明确了才能心意诚实;
心意诚实之后才能够内心端正,没有邪念;内心端正没有邪念,然后才能使自身品德修养得到提高;修养身心,然后家庭才会理顺家庭;家庭理顺了,然后国家才能够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够使天下太平!
说白了,古今都是一个道理,如果想干成一番大事业,首先要把自己的家治理好,正所谓一室不治,难为家国天下!
在清代有一个叫刘蓉的古文家,他年轻的时候经常是一个人在书房里面读书,遇到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就在自己的屋子里面走来走去,反复的思考。
在他的屋子里面有一个小坑,他来回走的时候经常会被绊到,开始时他觉得很别扭,可是时间长了以后,就像走平道一样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发现了这个事情,就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好,还能治理国家不成吗?然后就让仆人把那个坑给填平了。
等父亲走了以后,他还是像平时一样,只要思考问题就还是来回走,可是他突然发现地面突出一块,当他认真看时,才发现地面是平平整整的,根本没有什么凸起。
刘蓉不仅自己感叹,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都是跟咱们《大学》中的八条目所讲的道理相吻合。
“八条目”是道德修养由一身而达于家国的基本途径,成为后世学人们所遵奉的金科玉律。
今天就学到这里,我学到了,你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