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上对维修组织文化的讨论十分活跃。可以说维修文化决定着组织绩效。作为工厂经理,了解不同维修组织文化的利弊和影响,不仅对工厂检维修体系设计,而且对工厂生产体系设计有借鉴作用。
维修组织文化是国际上讨论的重要课题。维修组织是以组织文化为指引的。
表2-5-1,2-5-2,2-5-3,2-5-4给出了四类不同维修组织文化的比较。
表2-5-1. 功能导向和过程导向型组织的比较
表2-5-2 专注于维修和专注于可靠性组织的比较
表2-5-3 服务主导和合作主导型组织比较
表2-5-4分工型组织和责任型组织
以上表格给出了不同组织的差异,实际很少有如上所述绝对典型的组织,在组织选择上我们给出以下原则。
不同维修体系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组织;
系统进步越依赖于灵活的信息和知识,越应该选择过程导向型组织;
系统更需要合作文化,则越需要选择合作主导型组织;
组织越关注宏观结构,越倾向于选择专注于可靠性的组织;
一般而言,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就是最恰当的组织选择。
总结国际上建立维修组织的基本原则,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总经理领导下的经理或总工负责制
多数企业,当最高领导重视设备管理工作时,下面就会设置一个直属的维修经理,以便他随时了解企业设备状态。其金字塔型结构如图2-5-1所示。
图2-5-1. 维修组织金字塔结构
管理、技术与经济三位一体原则
无论处于维修组织的哪个层次,主管负责人都要遇到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问题。因为维修是任务导向的,它必然涉及对人的管理;其工作对象是机器,就会涉及技术;因为是费用有效的,就需要设备经理具有经济头脑。
扁平和窄细化的组织原则
组织发展潮流倾向于从多层次到少层次,从多部门到少部门。为什么?少层次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信息变形;少部门可以减少责任推诿,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多任务——多技能”的原则,最好一家中型企业的维修管理部门层次不多于3层,部门不多于3个。
最佳管理幅度原则
即使是最聪明能干的领导,能够管理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因此,在保持组织扁平、窄细的前提下,要注意管理者的管理范畴和幅度。
保持最快信息反馈原则
为了正确决策,组织领导要能够从各种信息源得到最快信息反馈。就像一个针孔,很多线穿入其中。这些信息包括策略、计划、设备状态、维修团队、备件、财务、合作伙伴等。
责、权、利分明原则
维修经理有指挥维修行动的权利,分配维修资源的权利,而且应该对结果负责。资源、责任、和权威性是相互平衡的。没有权利,没有资源也就意味着没有责任。
不拘一格,因厂而宜原则
企业因行业不同,装备密集程度不同,设备分布不同,规模不同,自动化程度不同而千差万别,组织结构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淡化边界,专业覆盖,短路管理原则
人们总在试图分清工作责任界限,其实永远也划不清。就像足球比赛,虽然有分工,所有队员都不会拘泥于分工,全体为着一个共同目标“攻入对方球门,守住己方球门”的目标而努力。维修组织如足球队,将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主张一专多能;以工序重要度为导向的横向指挥和短路管理。
管理重心下移原则
理念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传统管理中高层领导权利大、责任小;当代领导,倾向于责任大、权利小;与之相反,基层领导将被赋予更大权利。生产现场的执行层人员可以掌握更多资源来解决现场和设备问题。
生产系统的组织变革是一个困难且敏感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简单的创新,它还牵扯到某些人的利益。什么是变革的时机?当人们付出很大努力都不能使组织绩效得到明显改变,就到了需要组织变革的时机。如图2-5-2所示。
组织变革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就是引进和导入新的理念和方法。这些新方法将引起组织如下的变化:
新维修管理系统会使MTTR改善;
卓越的人员培训和备件管理体系也将使MTTR改善;
良好的设备安装、调整、使用和维护,将改善MTBF;
恰当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和机会维修安排,也将改善MTTR;
卓越的现场设备管理将改善OEE。
图2-5-2 组织变革时机
维修组织重组再造分为自我评价、原型研究和结果延伸三个阶段,如图2-5-3所示。
图2-5-3 维修组织重组再造过程
维修组织设计是联系着维修任务、外部资源、价值流分析、自主维修状态、内部维修力量,而且受到企业总体维修策略影响的系统思考过程,如图2-5-4所示。维修组织设计的优劣将关系着企业的未来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费用。
图2-5-4 维修组织设计的系统思考
将资产维修整体作为流程处理,维修功能的优化表现为图2-5-5所示信息流动的过程。
图2-5-5维修信息流动过程
2017中国设备管理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TnPM大会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和国际维修联合会主办,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学府咨询(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顺益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本年度设备管理界盛典,大会将于9月20~22日在美丽泉城——济南•山东大厦举行。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标准化战略助推大国装备升级”我们期待通过中国企业全体设备人的努力,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大战略的实现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进步添砖加瓦!推动中国制造型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了解更多关于设备管理相关信息,请添加学府WeChat : shareford_tnpm
本文源自《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二章,文章作者李葆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