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听说我喜欢阅读,便给我买了不少书,够我读一年的了,其中就有[美]彼得·海斯勒写的纪实文学《江城》一书。
这本书是纪实性的,记录了作者作为和平队的一员,在1996至1998年期间在涪陵师专任教时所经历的生活。文字基本都是干货,读起来没有小说那么吸引人,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描写详实,细致深入,即使本地人也未必了解得那么多、那么细。老外以他敏锐的触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抒发了他对涪陵这座小城的热爱。
作者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他完全有条件选择条件好一些的城市去当志愿者,可是,他偏偏选择了远离成都、地势偏僻的涪陵师专去任教。其实,作者就是为了在这个小城能少一些干扰,少一些诱惑,从而更专心地学习和工作,能够更真切地体验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为自己的写作准备素材。
初来乍到的不适应
作者是一位27岁的异国男青年,他的中文名字叫何伟,幸亏跟他一起来涪陵师专的还有一位22岁的外国青年亚当,他俩可算是一对难兄难弟。初来乍到,因为一些原因,他一度感到很孤独。他想融入学校的集体,但是,总有一些限制让他感到落寞。
小城的空气污染、汽车喇叭的噪音、排队秩序的混乱困扰着他,让他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难接受的是小城的人之前几乎没见过外国人,他一出现,别人就朝他大喊大叫:“哈罗”,“洋鬼子”,“大鼻子”,并围住他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看着他,令他感到很不舒服。
在学校他的中文老师说话很直接,对他的发音,老师的口头禅总是说“不对”,他很不喜欢这两个字和老师生硬的态度。他们之间也会代表自己的国家产生一些争论,他称之为他们之间的“鸦片战争”。
他讲课的时候,希望学生能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可是,他听到的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由于中西方文化观点的不同,也会闹出一些笑话。他的同伴亚当本来想夸赞一位女学生,说出了“你脸上的雀斑真好看”,结果惹得那位女生很尴尬,很不高兴。
何伟参加了很多场宴请,涪陵人热情,爱劝酒,有几次把酒量还不错的何伟和亚当灌醉了,他俩在酒桌上出尽了洋相。
放低自己,融入小城
随着时光流转,何伟渐渐融入了这座小城。他意识到,想要成功,就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他学会了与人交流时先自黑一番,自称自己是“洋鬼子”,再把当地半生不熟的土话说上几句,逗得人们捧腹大笑,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他通过进城熟悉当地环境,在茶馆里、公园里、街边的摊点与各种层次的人交流,不但提高了汉语水平,而且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发现,涪陵人很好客,走到哪里,都有人请他吃饭。
他喜欢跑步,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当地的长跑冠军,得了26元钱的奖励。于是,很多人认识了他,而且一向对他说“不对”的中文老师,也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肯定他的优点。
他通过学生的英语作文了解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了解曾经的历史事件。
过年
何伟经常在学校旁边的“学生食家”小饭馆吃饭,跟这家饭馆的一家人都很熟悉,走得很近。
在98年的除夕,这家饭馆的黄姓人家请何伟去他们家里吃年夜饭。尽管他们的两岁儿子看见外国人就哭,他们一家人还是用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热情招待了来自异国他乡的何伟,几代人一起陪着何伟吃年夜饭。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气氛很温暖。这件事令何伟非常感动。
观察和探究
想从事写作,就需要仔细的观察和考究。何伟在涪陵把所遇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江河,都要探究一番,山名的来源、山的高度、江河水的来源和归途,每个地点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他都了如指掌。比如插旗山的名字来历与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关系,红军长征经历过的大渡河,还有白鹤梁的历史文物保护等等。涪陵的交通状况他也很熟悉。
何伟经常一个人跑步、徒步到很远的地方露营,通过双眼了解了农耕模式,通过双脚认知山脉的轮廓。他喜欢乡下的田野,喜欢了解小麦、水稻的播种、成长、收割的过程。他碰到田地里忙碌的农民,就会停下来跟人家聊天,或者受邀去农民的家里吃饭。因此,他对当地的农耕情况了如指掌,知道几月该种什么、该收什么,以及土地的运转模式。
他通过跟各层次的人交流,了解了中国当代发生的大事件以及对广大人民的影响。他对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的领导人也有自己的评价,其中,第二代领导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很神圣。
他也发表了对三峡大坝的看法。他喜欢长江、乌江等江河奔流不息的原生态,对大坝建成后的水位、以及停滞的死水表示了担忧。
对小城的热爱
两年的教学生涯,让何伟爱上了这座小城。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留恋他的学生、老师以及朋友们。他写道:“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地方,既闪耀着光彩,又点缀着瑕疵,而这样的城市注定会有无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