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前半生,浪子;后半生,诗人。

天宝年间,正值天下太平。

唐玄宗每次和他心爱的杨贵妃外出游玩时,仪仗队前总立着一位英俊的少年。

那少年骑着骏马,威风凛凛,睥睨四周,脸上总浮现出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

这小子,便是皇家带刀侍卫——韦应物。

而与他纨绔少年的形象不符的是,他给后人仅仅留下了一张诗人的名片。

没错,你一定想不到,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

说到“韦”姓,那真是牛上天了!

从西汉一直到唐朝,坊间便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意思是这韦氏和杜氏都特别厉害,是长安城中的大户人家,甚至跟皇帝差不多是“一家亲”。

这话丝毫不夸张。

仅在唐朝,韦氏便出了20位宰相,杜氏稍弱,但也“产出”了11位宰相。所以,这韦应物光在姓氏上,就赢在了起跑线。

韦应物的父亲叫韦銮,是个画家,擅长画花鸟山水,很受唐玄宗的赏识。

爸爸被大老板赏识,儿子的工作就是小菜一碟了。在韦应物15岁时,韦銮就通过一番打点,帮儿子搞了个御前带刀侍卫的工作。

说是护卫,其实相当于“伴游”,也就每次在皇帝出游之际开开道,助助兴,或者打打猎。

每次现身都趾高气扬,其实他大字都不识几个。

与此同时,他爹又把韦应物安排进了太学(皇家公立大学),韦应物进去只当混个国家重点大学的学历就走人的,发下来的课本都一直是新的。

每次一下班或不上学的日子,韦应物就迫不及邀上一些同事和“古惑仔”,去赌坊赌一把,去酒楼大吃大喝一顿,或者,在街上调戏良家少女。

有一次,韦应物又带着一帮古惑仔在街上晃悠,路过一户人家时,发现了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竟然密谋着晚上去将女子抢过来。

不料行动时,被巡夜的官兵逮个正着,当韦应物阴阳怪气地自报家门时,官兵顿时没了脾气,只能认怂,走人。

甚至他曾这样写诗回忆自己:

逢杨开府(节选)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窝藏罪犯、赌博、强抢民女、发酒疯、不读书……这个“人见人恨花见花衰”的社会小哥,真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彼时的韦应物觉得自己的人生,理应只适合耍酷、玩乐、虚度光阴。

和醉生梦死的唐玄宗一样,韦应物并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1000多公里外的范阳暗自发酵。

755年,安禄山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讨伐“国贼”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搞事。

很多州县地区的守军见安禄山的军队来了,直接大开城门举手投降,河北河南大部分地区很快沦陷。

756年6月,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

70多岁的唐玄宗只好带上杨贵妃一跑了之,一路向西南逃往四川。

这场叛乱过后,玄宗失去了贵妃。韦应物也失去了他所骄傲的一切。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成了无数人命运的转折。

曾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韦应物,顿时失去了靠山。曾经天子身边的红人,成了一无所有前途渺茫的难民。

而就在避难的时候,命运也给了他另一份光明——他娶了名叫「元苹」的少女为妻。

正当乱世,生灵涂炭,可以想见,婚礼是极其低调的。

都说结婚前后的男人判若两人——有人一身坏毛病隐藏太久,再也不憋不住了;有人逐渐退去苦涩,迅速成长。

韦应物当属后一种。

成亲时韦应物年方20,妻子也仅16岁,但就是这个还是花一般柔弱的女子,将他的人生拉回了正轨。

韦应物结婚次年,大将郭子仪率军夺回长安城。回到组织后,韦应物干的第一件事,是请求进入太学读书,“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在当时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看重诗赋的时代,一个男人,想干点正经事,读书写诗是最佳选择。荒废了二十多年的韦应物,从此开始立志读书,痛改前非。

相比王勃、骆宾王、杨炯、李贺、杜甫、张九龄这些六七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的神童,韦应物的起点真是晚了太多。

但韦应物还是靠着惊人的毅力以及过人的天赋,27岁时得以重入翰林,从此勤勉为官,再也不是那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少爷。

元苹与韦应物,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元苹老爸是吏部的高官,元家是北魏昭成皇帝的后代。

元苹修养极好——“动止则礼,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于奉亲。”她为了能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将家中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韦应物为家事分心。

对女儿的教育,元苹也很上心。在女儿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元苹就手把手地教她写字,还教她读《千字文》。

不仅如此,元苹还是个很有情趣的女人。每当她忙完柴米油盐这些粗糙的家务活,便会找空读书,兴致来了还练练毛笔字。

而且,正是当韦应物从天堂跌落地狱的那一年,元苹来到了他身边。

这样的女人,韦应物没有任何理由不喜欢、不感激。曾经轻狂如韦应物,在妻子这所大学的熏陶下,满身杀伐之气逐渐减弱,内心变得柔软平和。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他的诗词才情随之渐渐展露,文章诗卷在长安城里有了名气,鲜明的诗风慢慢形成,最终在星光闪耀的大唐争得一席之地。

韦应物与元苹相守二十年,历经人生风雨,本以为已经熬过了所有艰苦。

大历十一年,年仅36岁的元苹去世。此时,韦应物刚刚40岁。

元苹的猝然离去,给韦应物的打击实在太大。他对妻子的怀念和内疚,化成了一首首凄美的诗篇。

他亲手写下夫人的墓志铭,将二人的一切全部写进去。

元苹墓志(节选)

夫人吏部之长女。动之礼则,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於奉亲。……况长未适人,幼方索乳。又可悲者,有小女年始五岁,以其惠淑,偏所恩爱,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见余哀泣,亦复涕咽。……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日月行迈,云及大葬,虽百世之后,同归其穴,而先往之痛,玄泉一闭。

「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每读到这几句忍不住红了眼眶……

“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妻子葬礼上那一幕幕凄凉的景象,令韦应物一生都难以忘怀和愧疚。他所想到最好的归宿,就是同妻子“虽百世之后,同归其穴”。

夫人的墓志铭是他唯一一篇散文,此后十几年,韦应物写了几十首追念亡妻的诗词,每一篇都令人痛彻心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24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81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443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75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58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85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51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12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83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3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8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90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36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25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