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太懂事了,可能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这是我闺蜜女儿幼儿园老师对她的评价。孩子刚进幼儿园一周,就成了班上的“每周之星”,别的孩子每天哭哭嚷嚷,而她不哭不闹,还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孩子分享,自己一个不留
中午吃饭,她看到老师走过来就主动说:“老师,我在加油吃饭,我会好好吃的!
下午睡觉,别的小朋友都要求老师哄睡,而这个孩子会说:“老师,你不用拍我了,去哄别的人吧。
老师说:“我从教二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不哭也不闹,这么会看脸色,这么懂事……”
闺蜜还没来得及高兴,老师又说:
“这不是一件好事,小孩子天生会先满足自己,而她却在压抑自己的需求讨好别人……这对她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
老师的话让她感到不安。
孩子究竟在默默承受些什么?这种性格是怎样养成的?还能再纠正过来吗?
讨好型人格大家都知道
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只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赞赏和认可。
天才少女蒋方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赞美与荣誉中长大。
但长大之后她多次自曝,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活得非常痛苦。
“我总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时担心冷场,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不会表现出任何伤害性和攻击性。”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就算我不喜欢一个人,我也想努力讨好他,想让他喜欢我。”
那么,讨好型人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很明显,和原生家庭有关。
大致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对孩子使用了暴力。
这里的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冷暴力。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把可乐洒在了沙发上,有些家长会骂孩子,“你真让我心烦!”
有的家长会打孩子,希望孩子能长记性。
还有家长会故意冷落孩子,达到惩罚的目的。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认知:我不被欢迎,我没有价值,我随时可能被抛弃。
孩子的潜意识里没有安全感,生怕自己哪件事没做好,就会失去父母的爱。
所以孩子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千方百计讨好父母甚至老师。
第二个方面,是父母“有条件的爱”。
想想看,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比如孩子考了第一,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会特别高兴,对孩子的爱表现地更多一些?
原来一天只可以看一集电视,现在可以看两集;会给孩子买礼物,全家人对孩子都有更多的耐心和温柔。
在二胎家庭里,每当老大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父母就会对老大更好一点,夸奖他,“我很高兴你能这么懂事。”
这些行为都很常见。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他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表现好了才能得到,一旦表现不好了,那些爱也将会消失。
所以孩子战战兢兢,克制自己想玩、想吃、想撒娇捣蛋的天性,去迎合自己的养育人。
可能有些父母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有多痛苦就不用我多说了。
当我们的孩子因为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出现讨好倾向时,我们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帮孩子纠正过来。
毕竟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首先,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对孩子使用任何形式的暴力。
当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孩子属于自我认知无辜的状态,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只是因为父母生气,就糊里糊涂地认了错。
下一次一定会再犯。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伤害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
当孩子将可乐洒在了沙发上,家长不要急着发泄情绪,而是引导孩子,这样做是对的吗?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我们下次在沙发上喝可乐可以怎么怎么做。
当孩子自己说出了解决办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问题离解决不远了。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德国脑科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感觉到TA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才会真正地幸福。
对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接纳对于早期形成的自我认知起了决定性作用。
孩子感受到他可以做自己,不如别人家孩子厉害,没有得第一,也没关系。
我就是我,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因此减少。
有些父母常常走进一个误区,孩子拿第一了,我们比孩子还高兴,孩子成绩不如意了,我们比孩子还失望。
这其实是把我们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进行捆绑。
孩子的得意和失意都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引路人就好了。
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他很优秀,让我们有面子,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对吗?
无条件的爱并不难。
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我们不必急着奖励他,而是让他分析他是怎么做到的,问一下他的感受。
让他真正为了自己的成就而开心,而不是为了父母的态度而开心。
当孩子表现得不好的时候,也不要急着指责他,而是帮助他分析,究竟是哪里没有做好,并且相信他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做好这些并不难,难的是父母们要付出耐心、恒心和爱。
但当我们迎来这个小生命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好好养育他们的准备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