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出来一部11年电影在看———《触不可及》,讲述一个有案底的黑人应聘照顾身患残疾的有钱人的工作,两个人性格差异巨大,却在相处当中,互相帮助,发展出来珍贵的友谊,重新审视生命和爱的意义。
这部电影以前也看过,但以前看的似懂非懂的吧。
今天再次看完,许多画面萦绕在心头:
主角因为意外身患残疾,他身边的人都把他当做一个病人来看待,眼光里认同的大都是:这样的高位瘫痪,太可怜了,只能全方位的被人照顾才能存活,这辈子也就只能这么苟延残喘的过下去了,人生不会再有色彩了,再没有其他可性了。
而主角心里却依旧有不愿熄灭的光亮在闪动,虽然自己也一度看不清活下去的意义,却依旧在放弃边缘不断挣扎,那一份为生命的努力,那一份不放弃。
直到遇见这个来应聘照顾他的黑人小哥,黑人小哥有很多的缺点(大大咧咧,没有太多同情心,会偷盗,脾气暴躁等等),但是他身上却有其他人身上所没有的优点:他把他看做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生命依旧有可能的人,一个依旧可以体验生活当中无数精彩的人,一个依旧可以对生活有追求的人,一个依旧在不断闪耀生命光芒的人。而不是一个迟暮衰败,在等死的病人。
而主角在被黑人小哥这样的眼光所看见,慢慢地也从黑人小哥这样的眼光里面认回了自己:那个勇敢的自己,那个追求激情的自己,那个追求速度与成就的自己。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真的感叹:如何被看见真的太重要了。生命被怎样看见,就影响生命会怎么样去活。我们从别人的眼睛里面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会影响我们认同回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认同回来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会活出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