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解释了清明的由来。我们知道了这个节日就是我们口中说的“寒食”,是为了纪念一个被烧死的的名叫介子推的忠义之士而设立的节日。
那个时候因为身边所有的亲人都还在世,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节日还专门用来寄托哀思,只是觉得特别好玩。清晨起来,大人便到田野里扯下一些柳枝挂在家门口。吃过早饭,我们这群小伙伴就拿着家长给的几个煮鸡蛋早早来到了学校,进行一场有意思的比赛——碰鸡蛋。当两个小朋友开始对决的时候,周围就会涌上来几个围观者,等着观看比赛的结果。随着“啪”的一声鸡蛋相撞的声音,不用说,一个鸡蛋自然就被淘汰出局了。略感失落的小伙伴就默默地剥掉鸡蛋皮,慢慢享用手中的煮鸡蛋了。而获胜者就会十分欣喜,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去寻找下一个对手。接着,教室里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和叹气声,这个活动一直会持续到上课铃声响起才结束。
随着时光飞逝,我们这群小孩慢慢长大,而我们的老人却一个个离我们远去,才渐渐体会到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伤感,才每到这个节日来临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也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刚才我到学校的路上,还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遥祭亲人,心中更感到一阵凄楚。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里,除了表达追思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对待现在所拥有的生活,争取让我们的每一天的日子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