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曼卿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王珞丹看着来自东极岛的主角问:“为什么我们听了这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在电影中这只被设计为一句经典的台词,但是当我们第一次听到时却直击心灵,感同身受。为什么从小听腻了道理的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却做不到,明明知道什么是错的却绕不开呢?
中国的家长自古就喜欢讲道理,还把这些道理升级为家训,用毛笔写在宣纸上,挂在家里大厅的正中央,要求自己的子孙世代传颂,世代遵从。其实无论是道理还是家训,它代表的是传统,是权威,是价值观的宣贯,而非现实的指导。我们大多数人都分得清大方向上的是非,却看不透小方向里的选择。而在这里我借用三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来让我们看看为什么“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1.“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人”
2011年4月,我以教师的身份进入华图教育。公司对于老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每天都被封闭在北京郊区一个荒凉到连鸟都看不到的基地里,从清晨到夜晚日复一日的说课,解题和教学PK。在淘汰了将近一半的人员后,我们才被“最终释放”,并立刻走入全国各地的课堂开始了教学工作。
那时候老师之间最看中的就是学生的打分。教育企业和公立教育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让学生来评价老师,选择老师,而不是相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我们进行打分,这个分数说小一些会影响我们的课酬和晋级,说大一些就是我们的尊严和面子,每个老师都在学员打分的战场上各显其能,暗自较劲。
在第一个季度结束的时候,督学部门公布了每个老师的平均打分,令我们惊讶的是排名前三的老师全部课程都是满分,那意味着几百个学生每个学生都给你打满分,不能有一个人少1分。在教育机构里工作过的人知道,这在成人培训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你讲的再怎么好,你的风格都不可能合所有人的口味,即便牛如当年罗永浩,出语录的神仙老师,也有学生对他的方式嗤之以鼻,这就是市场规则。
后来我们也渐渐知道个别老师在打分中有一些违规行为,比如提前做好学生的工作或者直接贿赂督学人员等等。公司很快也了解了情况,立刻开始了改革,要求老师全程不能再和学生有非教学的接触,发现就开除,从那以后再想做打分的手脚几乎就很难实现。
记得有一次我们老师在聚餐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抱怨,有的说改分的老师人品有问题;有的说公司早该整顿,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不甘的说一声:“早知道我也改了!”包括我在内,心里一边觉得不平衡,一边更觉得自己傻,觉得我付出那么多辛苦还比不上别人给学生随口的一个许诺,甚至我都开始想今后在上课的时候如何才能“巧妙”的提高分数。
回去之后我立刻翻开新的教师工作手册,想研究一下里面的新打分制度,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看到手册上用粗体的大红字清晰的写到“诚信为根,质量为本,立足学员,精益求精”,突然一瞬间我意识到: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员工,诚实和守信不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吗!为什么我不仅没有为自己遵守了这个本分自豪,反而觉得自己傻,自己吃亏了呢?
诗人北岛有一句著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意思是说卑鄙的人靠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能够获得很多现实中的便利,而高尚的人却因为坚持自己的理想,捍卫自己的原则而处处碰壁。
现实中往往都是这样,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践行这些正确。可是我们却看到少数人凭借着做一些不对的事,例如,溜须拍马,投机取巧,破坏规则,却获得了我们无法获得的利益,这让我们很不爽!为了捍卫我们原先听到的那些道理,我们只能告诉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报应不但没有到来,他们反而过的更加滋润了,我们只能再告诉自己,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直到有一天我们彻底死心,觉得世界和现实就是这样的,那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成熟”了。
在这里,听了如此正确道理的我们却在现实的生活中被“挫败”了,为什么呢?哪里出错了,难道这些道理是用来忽悠我们的吗?
因为这些道理只经过了我们的脑,而没有走进我们的心!
美国人XXXX曾经反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好人最终都没有得到上帝的回报。直到有一次他参加婚礼,看到新人把戒指戴在了无名指上,她很奇怪就问别人,为什么不戴在食指上,别人告诉她:食指已经足够完美,不再需要多余的装饰。她瞬间恍然大悟:上帝已经给好人最好的回报了,那就是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从内心无悔,从灵魂无愧,一生能够坦然和圆满的面对自己人生的人,你的人生可能平淡,但是必定无忧。
这个道理乍以看上去挺扯,但是实际上对于一个正直、诚信和善良的人来说,世界给他的回报绝不是那种简单的利益反馈,而是建立在他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高层次的安宁,这种安宁所带来的幸福感是苍白的人生所无法体会的。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这个道理。让它走进我们的脑很容易,从小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给我们灌输过无数遍,但是要让它真正走入我们的内心却不容易,我们需要经历过利益的追逐和被利益所伤的痛苦,我们需要体会过欺骗和虚伪带来的终日不断的内疚和忧虑;我们甚至还要为此付出时间甚至生命的代价。最终当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成长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和收获到“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所带来的价值和灵魂上的安宁。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必然经过对于正确的迷茫、怀疑甚至是否定和嘲笑,并且不是每一个人最终都能从其中走出来。
从这个故事我认识到,那些正确的道理所表述的都是一个圆满人生的终点状态,但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注定是艰难的行走在人生复杂的旅途之中,山顶的风景再美,登山的过程都是痛苦和曲折的。
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开始就做一个卑鄙的人,那么他收获的是更加低成本和快捷的利益回报,他赚钱可能更加容易,他插队可能更省自己的时间,但是他必须付出较高的风险以及随着年龄成长而不断深化的负罪和内疚感,之后他可能干脆破罐子破摔,终日沉溺,也可能突然顿悟而走入空门,但是这样的人生在开始顺利,在未来艰难。
有的人可能选择开始就做一个高尚的人,那么他必须付出的是处处碰壁的艰难,他获得利益的成本更高,并且会经常遇到别人“插队般的不公”或“别有用心的指责和冤枉”。但是在之后的日子中,当他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己的价值和原则,人们最终会认同他,尊敬他,这样的人生在开始艰难,在未来美满。
虽然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但我们绝大部分人一生注定做不到纯粹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光明正直的时刻,也有卑鄙龌龊的瞬间。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两者之间来回的徘徊。
但当我们选择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条道路在起点,旅途和终点的风景是不同的,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觉得世界的不公而感慨自己的一生。
道理2.“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自从入选了语文课本之后便一跃成为国内苦难励志的第一鸡汤。每当我们遇到不顺和困境的时候,我们就借用这句话,相信这是对自己的磨练,是对自己未来所降大任的准备。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道理在对人的价值要求上都是明显偏高的。
中国文化要求我们都成为君子,要守“八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天将降大任”。即便是远在西方的拿破仑也发出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感慨。道理要求我们追求卓越,而世界带给我们的却总是平凡,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过年回老家和儿时伙伴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大家聊到儿时的梦想,有的想成为全球知名的军事家,有的想成为改变世界的政治家,也有的想成为千古流芳的科学家。实际上直到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还深信我能够做出贯通中西,改变世界的学术成就。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相信自己是不平凡的,都有着塑造一个世界的信心和梦想,虽然在芸芸众生中,真正能够影响世界的只是极少数人,但年轻时我们都坚定的相信,我就是那个人!
所有能够被传颂的道理和名言都一定有它的基础和市场,而那些要求卓越的道理就是借用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这种心理。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是特殊的,让我们相信我们凭借一种单纯的品质或者努力就能够成就伟大。它的好处是给了我们向上向前的力量,但是副作用就是梦总会醒。我们大多数人总有一天要去接受自己的平凡,而这种接受才是通向个人真正幸福生活的大门。
在中国,北京是所有怀有艺术梦想的青年的圣地,而艺术行业是明显的一个倒金字塔式资源分配的行业。知名的大牛腰缠万贯,名满天下,但是基层的艺术工作者大都落魄潦倒。而通向知名的道路异常艰难,除了最为廉价的努力,还有这两个几乎不可凭借个人之力逾越的山峰,一个叫做天赋,一个叫做机遇。
由于我读书的地方离北京798很近,经常周末就和朋友去哪里逛逛,并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北漂的年轻画家。和那些能在地下通道唱歌出名的歌手来说,作画的人更为艰难,因为他们向社会和大众展现自己的平台很少。这个画家姓娄,来自甘肃的一个小县城。我们认识的也很偶然,是因为当时学校组织元旦晚会需要设计一些东西,我们在798玩的时候看到的他的设计广告,让他帮着画了几个演话剧的小背景,结算了几百元钱,之后就经常联系了。我们都叫他娄哥,当时他已经年近40了,在北京漂泊打拼了十多年,按他自己的话除了梦想之外从一无所有。
娄哥的很多同学早就转行了,有的去了广告公司,也有的去做了影视,但娄哥却在这里坚持着。和他聊的多了他说起过他坚持的原因,就是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说等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这些苦难都是自己的磨练,他坚信他是有天赋的,只是在等待这个机会。在我离开了望京之后,798那里就没有再去过,从内心我希望娄哥能够实现他的艺术梦想,我们也知道在北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娄哥一样为了一个梦想付出一切的人,虽然他们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成功,但是他们是可敬的。
在对梦想的坚持中有的是因为兴趣和价值,有的则是相信自己的不平凡,相信自己在经历了苦难磨练和煎熬的等待后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当你看过了每一个苦难的故事后你可能会发现,苦难带不来成功和幸福,苦难只能带来痛苦,之所以我们要以磨练的眼光去看待苦难,那是因为它已经避无可避。
在幸福的人生中只有1%的来自实现梦想的卓越,而99%则来自于接受自己的平凡。一个追求卓越的社会留下的是焦虑和浮躁,一个安享平凡的社会带来的才是平和与美满。平凡的人生不是失败的人生,它才是我们的常态,更何况有时我们看上去的那些光环和独特都是因为我们被命运放在了聚光灯下,如果离开聚光灯,我们可能也就是熙熙攘攘的大众中的一员。我们会给那些放弃一切继续追逐梦想的人致以敬意,但是我们要知道,之所以所有的道理都让我们去追求卓越和伟大,是因为这些道理的宣讲权利都被在现实中获得成功的人所把持。他们凭借能力和机遇获得了卓越和伟大,并坚定的认为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因此在给我们的宣讲中将这种意义转化为鸡血打进我们的脑海之中。
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本就是社会上特殊的,极少的一部分人!一个成功者背后是千万个失败的故事,一道照向卓越的光芒后是千万个堕入失意的阴霾。作为平凡的小人物我们没有资格和机会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人生和体验。我们也做不到变卖了一切财产走上环游世界的旅途,所以当孔雀向你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时,我们内心要知道,打多了鸡血的人生是会浮肿的。我们每个人是自己的卓越者,如果懂得了这点, 我们就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失败而感慨自己的一生。
道理3.“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道理据说来自著名的爱因斯坦。在XXXX的情况下他向世界给出了这个金子般的指示,给了千万年轻人向前的动力。在关于成功的道理中,勤奋和努力最多的。所以渐渐的我们大家似乎有了一个共识:只要我们付出了足够的汗水和努力,我们就能够成功。成功的99%都搞定了,那1%还不是手到擒来?
记得我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听到班上的两个同学在比谁学习更刻苦。其中一个男生说我每天清晨6点起床,赶到食堂吃完早饭可以控制在6:20之内,之后上自习一直到中午12:30,再用半个小时解决午饭,之后从下午一点学习到晚上六点,半个小时解决晚饭之后再晚自习到十一点回寝室。他说这样算下来每个星期能学习110多个小时。另外那个女生算下来差不多每个星期也自习100多个小时。当时听完我背后立刻出现了一阵凉意,觉得自己真是在浪费人生。
工作之后也时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经常有同事在微信圈子里晚上十二点发个图片和状态”每天都和夜晚的路灯为伴,却一直没注意到它的美。”或者凌晨两点发个憔悴的自拍“刚把手头的表格弄完,明天六点向宣传现场进发,青春,加油!”。每当这时我都觉得老板没解雇我真是他的仁慈。
但是最终我们却发现努力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却很少。班上就业最好的同学大都不是学习最用功的,而单位里晋升最快的同事,也不是加班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成功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努力,而是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能力。而想要达到我们希望的结果,我们需要的远比努力要多,机遇,资源,时间,思考,人脉等等,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是在这些关于成功的道理中,却把成功简化了,让我们觉得: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只要有某种伟大的品质就能成功
.............
归根结底,作为听众的社会大众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一个复杂的成功理论,他们更喜欢将世界和成功简化,这样就会造成成功离我很近的错觉。而作为成功的宣讲者,那些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他们也很少能解读出自己成功的所有,他们只能将自己在追逐成功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那一点说出来,而感受最深刻的无非就是自己每天所经历的坚持和努力。
我之前的一个学生父亲是政府某部门的高官,这个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自己创业,他的确没用家里的钱,自己也很努力和聪明,不到30岁他就已经有了自己年入千万的公司。他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成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这个认识并没有错,虽然他公司初期最重要的客户都是父亲的关系介绍的,但是他永远不会说或者根本不会认为这是自己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借用雷军的风与猪的例子,站在风口飞起来的猪一定认为飞翔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而不会到处去说为什么会吹来这股强风。
所以我们要知道,很多道理都是将世界和成功简单化,虽然这能让我们在追求成功时不会被它的真实面貌所吓跑,但是这种简化并不会带来我们期望的结果。在我们的计划中我们离终点之间都是一条笔试的直线,但是在现实的操作里,我们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沟坎和翻越不过去的山峰。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不要因为自己的艰难而感慨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