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何时开始的?不知道,没有想过,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上小学的时候,同年级几个调皮的男生也会趴着窗户看教室里的女同学。系着红领巾,小平头,白衬衫。边看边捂着嘴笑些什么也不知道,然后一溜烟跑开,过一会儿又悄悄趴着窗户重复同样的动作。女同学瞅着那些调皮鬼,举手报告老师。老师拿着小竹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朝小鬼们走去,还没有打开教室门,他们又迅雷般的速度消失得无影无踪。笑声、怪叫声回荡在走廊里,伴着夕阳的余晖、散落的灰尘,嵌在写满粉笔字的黑板上。
“很简单的一个物理现象。”这句话明明是冯小刚说的,但我怎么老想着葛优呢?我能不能说这是个简单的思维定式,葛优不就是冯小刚御用搭档么。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胡老师的颜值应该是巅峰了吧。那煤球到底是谁放进帽子里呢?马小军?
马小军有一种英雄情结,别着爸爸的勋章对着镜子表演《英雄儿女》里王成经典台词“向我开炮”的片段。他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着开锁,从开自家的锁到开别人家的锁,他想知道这个懵懵懂懂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些什么。他可以安心的在陌生人的家中看电视,睡觉,甚至肆无忌惮的吃着饺子。那时的人多有纪律啊,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毫不含糊。
一次偶然,他鬼使神差的打开了一个暗锁,随之一起被打开的还有他情窦初开的心锁。他用望远镜偷窥着胡老师,嘴里说着粗话,满脸的兴奋刺激。在他正玩得忘乎所以时,一张照片锁住了他的双眼。
和米兰的故事没有马上继续,马小军也不知道照片中看着他笑的女孩叫什么名字。这次不算邂逅的邂逅只是一个伏笔,有的故事如果命中注定要发生,那么他迟早会来。
从刘忆苦和余北蓓的对话中,他只知道有米兰这个人,但是他根本不在意刘忆苦口中的传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满脑子里晃荡的是照片中的那个女孩,隔着一层蚊帐的照片,朦朦胧胧。正如他所言“视野有多大,她的形象便有多大;想象力有多丰富,她的神情里就有多少种暗示。”照片中的人开始住进马小军的心里。
余北蓓是个胆大,古灵精怪的叛逆姑娘。她吻马小军那个桥段特别可爱。刚处于青春萌芽期的马小军和其他几个人被她吓得到处乱窜。当时的余北蓓也不大懂得“吻”的涵义,就只是觉得好玩,他们越躲,她就越开心。明目张胆的看哥几个洗澡,这在那个时代妥妥毁三观的事,她并不觉得有何不可。青春就是无知无畏,不知者无罪。
马小军多次去到照片主人的家里。对于他来说,那不再是个陌生的别人家,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在等待梦中人的出现。炎热的夏天让人焦躁不安,更让马小军挠心的是寻而不见的那个人。在屋顶上一分一秒的数着日子。
当他再次去到那个熟悉的地方,那个人终于出现了。第一次从朦胧迈进鲜活的现实,虽然没有看到那张魂牵梦绕的脸,但是躲在床底下的马小军记住了脚踝上的钥匙。
第二次见到那把钥匙是在看守所,为了追上那把钥匙,马小军撒谎装哭,但又一次错过。
马小军倔强、敏感、内心戏丰富,还有那个年纪想当然的英雄情结。他一板砖把六条的孩子打得头破血流那一幕着实让我吃惊,而且看刘忆苦他们都没有说话,他居然接着打。我都担心把人家打死了,他去坐牢,他就没有机会再见到他的梦中人了,更别指望还能有什么故事。呵呵呵,我内心戏也挺丰富的。他没想要人的命,他要的是一种当英雄的存在感。
有一天,游手好闲的马小军在捡掉到地上的火柴时,那双熟悉的脚踝再次出现了。这是马小军第三次在现实中与她相遇。为了引出这个神秘的女孩,三次镜头都是从女孩的脚踝开始。这也体现了姜文的细腻柔情的一面,他欣赏的是一种健康的美。镜头里米兰的身材放到今天的电影里,算不上是好身材,说是土圆肥一点不为过。但她灿烂的笑容足够吸引人。哦,倒也不土,她的打扮在那个年代里算是比较洋气的了。
米兰,浑然天成的好看。
这次逮到机会,怎么能不识一下真面目呢?马小军紧跟在女孩的后面,主动搭讪。这段对话特别有意思,什么“小毛孩、你可以当我姐、你得听话、我可真来找你......”我只能用“惊人的相似”五个字来概括艺术与生活的契合。当女孩问“你打得过我吗?”的时候,马小军突然紧张起来,不知所措。女孩的气场不是盖的,就是姐姐的气场。这次相遇是马小军与梦中人真正意义上的相遇,也是和米兰故事的开始。
六条的孩子没有死,谢天谢地,故事有机会继续。但是血债血偿,天经地义。对方约架了,而且是上百号人的约架,要命的是对方点名要马小军参加。那不还是可能会死人嘛,万一死的是马小军,什么故事都会因这场事故而终结。唉,该死马小军,真是让人操碎心啊。
一切担忧都是浪费表情,百人约架没有打起来,和了。王朔客串的大哥当时怎么看都很萌,现在总觉得他满脸横肉,比当时更像大哥。
迷弟马小军总去找米兰,找不见就怒上心头。找到了就满心欢喜,还口是心非掩饰说自己忙没时间来找她。这点小心思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寻得到吧。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就会爱耍小性子、口是心非.....
她洗头他冲水、他骑单车载着她 ,特别温情的画面。
马小军吃醋的样子让人感动,去爬大烟囱的时候,他是害怕的,但他还是去了。
米兰心里是有马小军的。否则她不会在意他是否重新认识了什么人、有没有来找过她。在米兰的屋里,他们的相处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刻意的拘束,随性、放松。她看他的眼神,有姐姐观察小弟的好奇,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情愫。
看马小军在雨里和米兰的那段对话挺虐心的,他从来不敢说出口的“我喜欢你”还是在雨水和泥水的掩盖下变成了“我车掉沟里了”。她同样也不敢确定的再问一遍,然后一把抱住他。短暂的相拥让两个人的情感暂时有了一个安放的地方。
马小军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最后一次去找米兰,压抑许久的情感在最后一刻爆发。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反弹就越大。米兰的那把钥匙被他弄丢了。他和她的故事以十米跳台作为祭奠。感情这个东西,除非你不认真,一旦认真了,哪怕再坚硬的人,都会英雄气短。歌里不是唱的“只要有爱就有痛”么,简直是完美诠释。
故事的结尾拒绝了皆大欢喜的套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凡夫俗子的魔咒。可是即便过了若干年,有些记忆还是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被激活。时空无法永恒,只有记忆的定格可以永恒,就像马小军载着米兰那个夏天里烧荒草的味道。
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人在同一时间节点出现,完美活化了你的记忆。这样的结合哪有什么早一步晚一步之分,就是刚刚好的天时地利。
青春什么时候走的?没走啊,只要还有一束光,他就一直陪着我,就是我的影子。
今天在这里说着些不知所云的话,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却又好像是在纪念着什么。这些碎碎念,给我的六一,也给每一个天将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