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外出办事,时间还早,是要早点回家呢,还是到哪里去玩一下呢?回了家,所有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了。怎么选择呢?
我跟大多数带娃的家长一样,都特别希望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游戏、看书,哪怕坐着发呆,放空自己。可是,有了孩子以后,陪伴孩子学习、成长,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一个家长都曾经幻想过,自己的孩子能够主动、自觉的学习,就像隔壁家的孩子一样。
而自己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玩玩游戏,跟朋友聊聊天,打打牌。说到底,谁还不是个宝宝?
可是自从有了小孩以后,这一切都是奢望,大部分时间都会拴在孩子身上。有长辈的家庭还好,至少可以帮忙接孩子下学,准备一下晚饭。当然也有一些长辈纯属添乱的,这个我们不谈论,大多数有长辈的家庭都是得益的。
没有长辈帮手的家庭就难了,好一点的还能请得起家政服务,差一点的呢?毕竟是大多数吧,甭管怎么说,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肯定是自己咬着牙扛下来呀。
别说珍惜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如果经年累月的只是围着孩子转,我不相信这个人没有怨气,没有失望。
看过一档节目,主持人问几个小孩,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答案惊人的统一:想要一个有钱的父母。当然,这个节目请来的孩子能代表的阶层也不见得全面,但多少说明的点问题。
不要怪孩子们现实,现实就是,你的状态,被孩子看在眼里,家庭的阶层,也被孩子感知着。如果自己不努力,只是每天督促着孩子努力、上进,换来的,要么是孩子的轻视,要么是自卑。
而且,还有个现实问题,目前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虽然错过了楼市红利,但中国还是属于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机会是最多的,在阶层固化之前,我们现在努力十年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侄辈努力三十年。你现在不努力,等着以后自己孩子成才了,再让TA去跟那些手握几套房的同龄人竞争?自己那时做为一个天才的父母安度晚年?这似乎太难了。
所以,最好的状态当然是跟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把自己的青春全部投入到教育子女身上。
碎碎念着,已经回到了家。茼茼看到我回来,很高兴,然后自觉地做着作业,需要我默写的作业就喊我帮忙;而我也利用间隙去练了一篇字。原来,女儿已经长大很多了,虽然有时还会任性,耍脾气,不做练习,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能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她该完成的功课。我们一个书友说得对: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小孩。
我刚才的牢骚看来太可笑了,自己的担心也是杞人忧天。合理规化自己的时间,把自我提升时间和陪伴孩子,科学的结合起来,这一定是能做得到的。我们和孩子都会是最棒的小孩,谁还不是个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