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是我这周看的书籍。
首先,看了这个题目,很吸引我,当打开书开始看时,我觉得并不轻松,或许心里咨询师这个职业与我有点距离,尽管我自己现在也在学习心里学方面的知识。但当你进入书中的主人功所描述的一些咨询场景,聆听里面的故事时,你有些转变了。
这本书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
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书中所描述的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可以经历任何变故的神圣的信任感去维系。
遇到走不出的麻烦,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一位心理咨询师谈话,这场谈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张张嘴问题就会好转,这种改变是怎么来的?人们愿意将其归因为助人者的能力。心理咨询师有大智慧,洞悉了人性奥秘,哪怕咨询中一声轻微的哼,啊哈的声音,仿佛也带着意味深远的禅意。
作者洛莉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女人,一位单身母亲,一个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曾经在好莱坞拥有一份事业,人到中年改弦易撤,在心理咨询领域重新找寻方向,她一边做着心理咨询师,一边如实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她很确定自己并不是什么有魔力的巫师,只是一个来访者面前常常一筹莫展的普通人。
确实在我阅读过程中,她就是一位普通人,与我们都一样。她就是用平常的心,面对不确定的事件。
跟来访者的关系让她耗尽心神。洛莉并不是新手,在书中她展示了娴熟的专业工作技能,即使如此,她也呈现了困扰和无力。来访者带着五花八门的问题,敲打着她的情感软肋。有的人傲慢无比,肆意评判挑剔;有的人看似顺从,但涉及到关键问题就装聋作哑,让她无力施展;也有的人让她心痛,也有的让她困扰,也有的用一个错误将自己禁锢一辈子。
让她深感无力最大的挑战则是死亡,她要和一位身患不治之症的来访者一起直面生命的终点。
从书中的描述当中,你可以看到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始终就是一条——你没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
在这个过程中诚实最为关键,诚实的承担来访者遭遇的无常,也诚实接受自己,哪怕由此觉悟,人会有无法负担之重。
而书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就是洛莉,她非常有有勇气的是放下咨询师的职业角色,诚实的讲述自己的人生难题,也并为自己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洛莉就有两重身份,既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咨询师又是单身求助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摘录书中几句自己有感悟的:
1 你越是愿意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就越不会害怕。
年轻的时候我们把生活看作是一种开端,一种过程和一些重要的人生抉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人生抉择,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些过程更有意义。
2.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质是抗拒变化。
3. 我们就像是鸡蛋,当我们感到脆弱的时候,我们就像是生鸡蛋,如果摔在地上蛋壳就破了,蛋黄和蛋白四处飞溅,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富有弹性,那我们就会像煮到全熟的鸡蛋即使掉在地上受到震荡也不会完全破裂,不会把周围搞得一塌糊涂。
4. 老花眼的作用。或许情感上的远视也会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发生,人们会把自己拉远来看一看全局,尽管他们会抱怨眼前的事,但长远来看,如果要失去他们现在拥有的东西,那对他们来说将是多么可怕。
怎么样?有兴趣的话不防也去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