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休假陪伴家人,没有及时在公众号更新文章,连续两篇的每周读本书也发到了这里。开始思考7天一篇还能否坚持下去。因为还有很多伙伴的鼓励和支持。假期结束,也该给自己一个总结。开启自己的读书写作模式。
在当下,我好像得了一种“错失恐惧症”。唯恐自己错过了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及代表种种新潮的人和事,很多时候自觉不知觉的被信息所淹没,看到群里新发布的图书,还是忍不住买回来,深入阅读的却不多。看到一篇深度好文,忍不住还是要打开看看,殊不知这是这样的信息浪费了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其实大部分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没什么有用价值,大部分仅仅是噪声而已。
前些天一个朋友调侃,“最近又在读什么书?”当我说出我最近读的书,常常又让人失望。因为我最近看的书和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几乎大部分不会感兴趣读下去,有些连我自己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静下来仔细再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收获。哪怕是自己用新买的键盘再打一遍,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最近反而是回头看了几本旧书,是吴伯凡老师很早在公众号的分享,记录下来和各位分享。
吴老师讲到的4本书分别是:
1.弗兰克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向我们展示的是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一个人间地狱的洞穴里的体验和感悟;
2.朋霍菲尔在《狱中书简》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纳粹监狱里散发着温馨与光明的哲思;
3.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里,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柳比歇夫用一种叫作“时间统计法”的方法,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城堡,抵挡意义的滑坡,让自己免于在各种伪意义的行为中成为被他人裹挟的活僵尸。
4.杭特的《仆人》,讲述了一个商界精英在修道院里遇到一位传奇性商界领袖,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领悟到如何在动荡世界里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向导。
一说到读书学习,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接触和获得陌生的、新的知识,很少意识到学习的本质是对知识的整合,是知识的重新建模。
学习不是不停地往自己的大脑里搬运建筑材料,而是在自己的大脑里建新房子和改建旧房子。我们渴望学习没有错,但不能把自己的大脑变成持续不断而且杂乱不堪地堆放各种新建材的“建材仓库”。
简单地说,学习的过程包含“学”和“习”两个阶段,“学”就是在意识层面接收知识,然后通过重复(习)将新知转化为潜意识层面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说的“学术”一点,就是将大脑皮层的认知下放到下丘脑,实现“自动化”或“准自动化”的认知和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书常读常新的原因。这也就是那些名著(伟大的书)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借梭罗的话说,名著就是那些千百年来经过反复过滤而没有被过滤掉的书,是人类一代又一代最聪明的大脑向你保证过应该一读再读的书。这样的书,每读一遍,你都能遇见一个新的作者,同时遇见一个已经完成了自我刷新、自我升级的自己。
相反,浅薄、粗糙、快餐式的书,只是将一些零乱、芜杂的知识和信息打成的一个包裹。它会让你有一时的新鲜感,但如果你有一天再打开这本书,会发现自己看到的不过是一堆早已过时的零碎。这本曾让你觉得新鲜的书更像是一个垃圾袋,你想做的就是把它扔进垃圾堆。
“与其有乍交之欢,不如无久处之厌”,这是交友的要诀,也可以是择书、读书的原则。
如果真想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而不是把读书当作暂时缓解“错失恐惧症”,在人前显示虚假认知优越感的手段,那么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读那些早该读却没有读,或者只是浮皮潦草地翻阅过的旧书,老书。让自己拥有真正属于自己、并且不断强大的知识基地,而不是一个不停地堆放知识和信息杂物的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