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阴天,起床后就思考,要不要跑步。眼见天就要下雨,自己内心就矛盾了,开始斗争了,那个感性的自己,告诉自己不要运动了,你看这天都快下雨了,万一淋着怎么办。那个理性的自己却说,没关系啊,现在不是还没有下吗?可以拿把雨伞,如果下雨就打伞回家呗,后来,理性战胜感性。
事后我思考了下,其实感性的自己并不是因为下雨不想去,而是基因本能的懒惰造成的。从生存的视角来看,其实懒惰就是我们进化形成的一种求存本能罢了,因为我们人类存在的这两百多万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不饱的,因此,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就形成了一种保存自己体力的本能,即懒惰的形成。
然而如今是进化赶不上变化的时代,我们为了适应当下的生存也进化出了新的思维机制,即理性的形成,来跟感性对抗,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
想想早上之所以理性会战胜感性去运动,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那就是跟在家里偷懒半小时比,运动半小时可以解决自己一天的状态和保存身材不变形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冒着淋雨的风险跑步的原因。
今天写作之所以把这个事情梳理一遍,其实我在这其中思考发现了一个我们有意思的决策机制,面对懒惰,用什么方法可以打败懒惰而去行动呢?
我个人追问的结论是:
用解决当下紧急的问题可以打败懒惰。
同样是早上跑步,感性的懒惰需求和理性的解决今天的12小时重要紧急的状态相比,自己就更容易选择去解决当下的紧急问题。
但是如果换个视角来看,如果是让感性的懒惰去跟那个预防自己生病,提升自己长期身体健康的自己相比,也许大脑就会告诉自己,身体健康不差这一天,少一天没事之类的理由,最终可能就会偏向少跑一天的决策结果。
其实对抗懒惰,解决当下刚需问题比预防长期问题更有效果。
我们身体中携带的大量本能都是基于保守求存的决策逻辑,懒惰,贪婪都是为了让自己少消耗能量,获得更多能量的基础上进化出来的,因此不到紧急时刻大脑总是在偏向自己保守的那一方。
对于同一个结论说服自己行动的方法就是解决当下问题要比预防长期问题更有效,这样的问题会刺激大脑,让大脑在这个时候会认为这事比懒惰重要多了,并触发危机感而做出行动反应,
我们很多人总是喊着要让自己多运动,提升下自己的体质,但是却始终不去行动,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同比自己懒惰,那个预防自己身体不健康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充分理由说服那个天生保存能量的感性自己会主动去践行。
我们现在不上进,不认为健康重要,本质上是因为这是在预防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真正追问下,其实还是有办法的,真正要说服那个天生懒惰的自己主动原因去行动,就是要想办法:
把长期要成长的能力想办法跟自己短期要解决的问题mapping ,让其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当下的某个刚需问题。
说服自己行动的捷径=用当下要紧急重要的问题 pk 懒惰的自己
例如,运动就是告诉自己可以解决当前身材不好看的问题。或者是可以解决公司某个心仪的女孩子对自己刮目相看的问题,也许动力会更强了,这样就会有动力去运动了,顺便还送了一个长期健康功能。
其他问题也是如此,例如形成思考的习惯,如果仅仅是告诉自己这样可以长期让自己思路更加清晰,大脑很难会作出决策去行动。
但换个视角来说服自己,思考就是要解决自己影响力不够的问题,通过思考可以让自己明天更强的跟客户交流,跟同事分享,更容易达成共识,提升自己的绩效,让接下来自己更值钱。这样的说服力也许就会让自己动力更强的去行动。
没错,把一个长期要做到的能力转化成一个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即说服自己主动行动的捷径。
在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把长期的能力成长起来了,如今我自己也已经形成了不运动就难受,不再是坚持运动而是期待运动的本能进化出来了。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