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总是后知后觉,当满屏的“松弛感”出现在眼前时,我不得不查了下,到底什么才是“松弛感”。
原来,这个词的流行源于网友对于一件事情的感慨。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家人外出旅行,因孩子的证件过期,妈妈只能和孩子回家,因为托运行李都挂在妈妈名下,所以其他人的行李也被退回。整个事情的处理都非常平静,家人之间没有任何指责抱怨。
这种家庭关系中的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承担,引发网友感慨,“松弛感”随之传播开来。
所以说白了,松弛感就是遇到事情时积极的处理方式,具备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平和的沟通方式。
突然想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上。
作为一名家长,深刻明白,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家长处理事情的情绪、语言表达方式、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先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
我小时候和奶奶住,偶尔会尿床,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奶奶每次也都很尽心尽责的换床单,帮我换洗衣服。但是,她每次都会先把我嘲笑一番,说我这么大还尿床,不嫌羞。然后一边洗衣服一边叨念着,刚换的衣服床单,又得洗,累死人一类的话。
我本来就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人,经她这么一说,我总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每天睡觉前我都反复上厕所,担心晚上尿床。
后来,我上高中住宿,前几天晚上我总睡不着。都那么大了,我竟然还担心自己尿床,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
虽然这只是件小事,但反映出来的,其实还是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处理方式的重要性。
所以,当有了孩子后,我就格外注意自己的情绪的管理以及沟通方式。
从小到大,不管是她尿了床、打碎了碗、弄坏东西,只要她不是故意的,我都是先安慰她,先告诉她没有关系,不用担心,我们一起处理。
即使上学后,接到老师说她成绩不好的电话,接到家长说她和同桌有矛盾的电话,我和他爸爸都是先商量后,和她慢慢沟通,了解情况后,大家共同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现在五年级了,学习比较普通,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她不管发生什么事,总是及时和我们沟通,三个人在一起总是能畅谈各自的快乐与烦恼。
虽然,到目前为止,育儿路上,我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是做家长的责任,也是义务。
套用这个流行词,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具备“松弛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