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归是要找到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人生价值问题,既是“人生观”的核心,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它实际上包含着“什么是人生”和“什么是价值”的两个前提问题,然后才是怎样理解人生的价值。
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来是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层次和侧重方面又有所分工、有一定区别的,古往今来的聪明人都在思考人生,如今人们的思考与以往有所不同的一点就是增加了一个更富于理论色彩的角度“价值”,使思考具有了价值观的深度。
就人生观来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他理所当然的又包括人生的价值问题,但过去却并非如此,往往只限于谈人生的现象、事实、过程,就像那些仅限于观察记录某些人类社会现象、暂不加任何评论的科研报告一样,虽然实际上涉及了很多人生价值问题,但却从头到尾见不到“人生价值”字样,因为那时还没有价值方面的理论和观念,我是80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了这个概念已经不知道确定时间,仅就价值的字面意义来说,一定是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了。
就价值观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仅仅谈价值,可以大谈世间万物的价值,而并不涉及人生的价值,西方传统的哲学就是如此。因为在许多高贵的哲学家看来,这些是研究世界、宇宙的,人生的问题只适合有伦理学、心理学的具体科学去研究,哲学,只需给以原则的指导就够了。他们或者是忽视了,或者始终没有明白,所谓“价值”正是以人为标准、与人的地位和命运相关才存在的,研究价值归根到底这是研究人、关心人、帮助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回答人生价值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人一生都在经历的考试,而且不是纸面和口头的考试,而是实践的磨练和检验,因此也没有简单划一的标准答案。一切优秀的答卷都是来自人们把握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保持了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确立了科学的、有效的思维方法,在坚韧不拔的努力奋斗中做出来的。所以人生价值这个问题的真谛并不是象许多人理解的、我们像查地图那样,为人生找到一条现成的前行路线,一个可以看的很清楚的目的地,它更像是要我们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迁,自己去选择,要在什么地方建设一座什么样的人生归宿。你的选择、你的经营、你的活动就是你的人生;你选择了什么、自己实现了什么、为社会和历史留下了什么,这一切就是你的人生价值。用前面关于价值观的说法就是:对于人生,你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且你在实际上已经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那么你做的如何你的人生价值就如何。总之一句话,人生价值是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形成的,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按条条框框套出来的。
主体意识是全部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一种价值观一定都有它的主体,即它是谁的价值观,是谁的价值观就以谁的地位、立场、利益为根据反映和代表谁的意志,所以主体是确立自己价值观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如“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与他人、集体、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对这些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了自己价值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开发人类历史和我们自己亲身实践的精神宝藏,用正确、有效、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