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直以来,我们被告诉,龙舟是始于屈原投江,人民仰慕三闾大夫,竞相去救他,而形成的风俗。其实龙舟比屈原更古老。如果屈原只是作为一部忠臣教科书,那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离骚楚辞的精神内涵将会离人们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粽子。希望这种悲哀不会上演。)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在儿时,每年端午都要去潇水河边看龙船,“龙船下水打烂鼓”,要去看看哪个村的船最厉害。“锵咚,噢吼,扒啊,锵咚,噢吼,扒啊”,未见水,先闻音,很远就听着划船的号子,欢欣雀跃。
好玩的是,道县的龙船不仅仅有龙头,还有虎头、猫头、凤头和鹰头,颜色有青黄赤白青黑,船头立一人,叫掌头,左手扶龙头,右手挥舞缠着红布的指挥棒,和着锣鼓手打着节奏,指挥全船的猛士。船尾高翘,舵如关刀,剪水而行,柄长,由掌尾之人所握。鞭炮一响,“驷玉虬以乘翳兮,溘埃风余上征”,很是壮观。这种浪漫,让我在多年以后,翻开了一本叫离骚的书。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 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乎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从这里开始,屈子的放旷高蹈为南国之龙舟增加了一层更深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远游。
远游,是一种心灵的解放与流观,超越而浪漫。要超越污秽的此地,虚以待物,顺乎自然,內德充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齐同万物,与天地一。这点与庄子类似。与庄子不同的是,屈子之浪漫,云霞流动,泽国芳草,飞鸟龙车,遨游太虚。然而,这浪漫里面,又带有孤沉而独往之姿,以极高寒的理想与极热烈的情感,去寻找生命的归处,因此他比庄子多了一份慷慨而沉郁的痛苦。这二者结合,带给了南国潇湘无尽的烟霞。
宋人费衮说:“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上马横槊,下马作赋,一卷在手,痛饮不休。故稼轩言:“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