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效表现有节奏——劳逸结合的平衡”

“情感、思维和意志的层面里亦是如此。情感的深度和适应力取决于外界交往的积极程度和内省习惯。思维的敏锐度会因为缺乏思维挑战而减退。意志精力依赖于不断温习深层价值取向,为自我行为负责。全情投入需要在各个层面培养精力消耗(压力)和精力再生(恢复)的动态平衡。”


“遵循生命的节奏”

跳出舒适区,但要评估风险

“如果想获得持续成长而非固步自封,准确评估生活的威胁等级就尤为重要。”

“当我们面临挑战而不是威胁时,也会愿意主动拓展自我,即使意味着需要冒风险或接受不适。”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精力的消耗与恢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我们称其为波动。

波动的反面是直线:精力消耗大于恢复,或者精力恢复大于消耗。

压力与恢复的平衡对于个人或团体的高效表现都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在四个层面都保持健康波动的节奏,即“效能金字塔”的组成部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我们培养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的方法与体力相同,必须系统性地将自己置于超出惯常极限的压力当中,并在过后得到充分恢复。

拓展能力需要为了长期回报接受短期的不适。

 ”

摘录来自: (美)吉姆•洛尔(Jim Loehr),(美)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互联网+时代顺势腾飞的关键。” Apple Book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