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才子曹学曾家道中落,自幼定下的婚事也遭到未来岳丈的阻拦。登门拜访之日,未婚妻身死,有人指证凶手就是曹学曾,本人回应:是我做的。
才子曹学曾生于官宦之家,自小饱读诗书,眼看就要踏进仕途,偏偏父亲突然暴毙,自此家道中落。
曹父生前曾与其好友顾氏一家有过姻亲约定,只不过顾父看着未来女婿变得一贫如洗,不愿自家女儿嫁过去受罪,固有悔婚之意。而顾家女儿阿秀却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虽说两人从未见面,可这打小就有的承诺不能轻言反悔,她坚决完婚。眼看父女俩执拗得谁都不肯退让,顾母很是心疼,决意帮帮曹学曾。
一天,顾母叫人把曹学曾请到府里来,说有要事相商。可当时曹学曾在乡下姑姑家,收到传信早已天黑,如若上门拜访未来丈母娘,必定要回家打扮一番,时间肯定来不及。一旁的表哥梁尚宾劝说表弟先留宿下来,明早再做打算。
要说这梁尚宾,此人好吃懒做,心眼却特别多,瞧着自家表弟决定留宿家中,趁其不备便出门赴约去了。
虽说曹、顾两家自小有婚约,可除了曹父,顾府无人见过曹学曾。所以当梁尚宾自称是过来赴约的时候,所有人都把他默认成了曹学曾。
也许是心怀鬼胎,梁尚宾的行为显得有些局促,引起了顾母的疑虑,却也未曾多想,以为是家境问题导致的性情改变。顾母把这次会面的缘由解释了一遍,又把自己身上拿得出手的首饰珠宝都交给了梁尚宾作为他下聘的聘礼,希望他能跟自家女儿早日成婚。
临行前,梁尚宾请求见阿秀一面,顾母想着反正俩人都快成亲,也就允了。可不知这梁尚宾是个登徒浪子,一见阿秀就心生歹念,闺中女子自是无力反抗,外加默认对方是自己未来丈夫,也就半推半就应允了。这边两人好生快活,可怜曹学曾左等右等,终于在次日登门拜访。
一进门顾母就惊觉不对,这礼节、这身姿才是官宦子弟该有的姿态,可这明明跟昨晚的不是同一人。顾母赶紧询问,待曹学曾一一细答后才发觉昨日那人是个骗子。好巧不巧,女儿阿秀躲在内屋偷听,知晓被人骗了,身心俱死,竟悬梁自尽。
顾父痛失爱女,不管是非曲直便认定是曹学曾害了自家女儿,联合府内仆人指认曹学曾,更是买通官府屈打成招。案结,曹学曾被判秋决。
一个月后,一御史路经此地,翻阅案件时发现了蹊跷之处,重新提审了曹学曾,曹学曾此时才敢喊冤。问话的过程中,御史得知其表哥梁尚宾牵扯其中,便心生一计。
说回这梁尚宾,自曹学曾被判处决后便放下心来,拿着从顾母那得来的首饰整日花天酒地。一日晌午,屋外来了个布商,车上全是上好的丝绸缎,报的价却只有平常的一半。梁尚宾掂量着手头的钱快被自己花光了,就想倒买倒卖再赚一笔。好不容易说服布商以物易物,梁尚宾刚掏出首饰,人就被扣住了。原来,这布商是御史设的一个局。
案件重审,那些首饰正是当时顾母交给假曹学曾的聘礼。自此事情明了,梁尚宾被判处决,曹学曾当场释放。两年后,曹学曾高中状元,回乡时迎娶了御史的二女儿,自此两人幸福生活。
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偷来的东西终究只能让人享乐一时,却不能享乐一世。唯有诚实做人,努力做事,方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