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第一场直播过去已经一个多月了,这第二场到现在都没有头绪。看着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和学姐学长们,一个个都做得风生水起,有几个拔尖的同学已经做到了上万,甚至上10W+的场观了,心里真的很羡慕,当然也特别替他们开心。
而我却一直在纠结着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要播点什么?总感觉自己没什么内容可播,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凉感。
有人说:每一个让你难堪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现在没有内容可播,不就是因为以前的积累太少了吗?
不过,这句话,倒激发了我,突然想到一个不错的点子——我为什么不能来一次读书直播呢?读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还能以直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而且连内容都是现成的,既然自己不能生产内容,那作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总没多大问题吧?一个大自然的搬运工都能做到上市,我为什么不能试着搬运一点知识呢?
这个想法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激荡好几天了,前天晚上就早早地上床睡觉,并把闹钟调到了6点,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准备就此开启早起晨读之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改掉自己习惯熬夜的恶习,培养早睡早起习惯,还能顺便做一下直播,直播的同时,又能读书,简直一举三得。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非常骨干,不知道是习惯了晚睡还是因为想起这事儿就太兴奋了,所以即使早早地上了床,我却怎么也无法睡着......就这样,硬生生又熬到了2点多,甚至比平时都晚一些,结果可想而知,6点的闹钟形同虚设。第一次尝试算是彻底失败了。
于是,昨天晚上又带着憧憬上了床,也如愿在该算的点睡着了,今天早上6点的闹钟也正常地在我耳边响起来了,可是......突然间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无形的压力由然而生,对直播的恐惧感似乎又一次袭击了我,本以为经历了第一次的尝试,这座无形的大山能从我心中挪开,没想到临上战场时才发现它还在。
当然,也怪自己前一天做的准备完全不够充分,比如直播封面都没有做,直播时要不要放点儿轻音乐?是用视频直播,还是用音频直播?这些东西都没有想清楚,所以,哪怕6点20的时候,我已经起床坐在了手机边上,我还没有勇气按下那个直播按钮,时间就在这场无尽的纠结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直纠结到上班点了,我还没有开始......这一次又失败了。
这样的纠结,估计也算是一种拖延的表现吧。
如今,这件事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心结,如果不做,那就一定会在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从而让自己更加睡不好,所以,我决定,明天早上真正地开启这场“直播”,特立此文为证!
在前两天的时候,我本来是打算读最新入手的《我们仨》这本书的,私底下我尝试读了一下,这书虽然好看,但是,如果用嘴巴读起来稍微有一些拗口,我感觉面对镜头读的话,我可能会更加读不利索,所以,我打算把这本书放到我能读得更流利的时候再来读。因此今天决定换成另一本书——《一年顶十年》,这本书的作者“猫叔”年代比较新,写的文字自然也比较通俗易读,读起来也没那么拗口,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都是小短文,每一篇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文章,甚至无论你从哪一页开始读,都不会影响整体的效果,非常适合用来直播分享,毕竟直播是流动式的听众,长篇大论的文章反而会让刚进入的听众一头雾水!
直播的海报我都已经做好的,这次再也没有什么理由来拖延了!
戒掉拖延,就从读书直播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