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徐爱问:“知道至善然后才能意志坚定,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能达到至善,这好像与先生的学说相悖。”
先生说:“在万事万物上追求至善,就是把义放在人心之外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到了最为精一的地步就是了。然后也没有脱离客观事物,朱熹先生所谓的‘穷尽天理的极限而没有分毫私欲’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朱熹认为,世间万物都能寻求定理。他的方向和科学的方向一致。可是浩然宇宙真的都能解释清楚吗?牛顿解释不清,霍金解释不清,《三体》的刘慈欣索性自己想象了一个外太空。
王阳明认为,人心才是主宰,“心即理也”。打个比方,一首周杰伦《双节棍》,有人爱他爱的不行,花掉所有积蓄只为一场演唱会;也有人嫌弃他饶舌和或有或无的自我炒作(当然是他与自个媳妇的八卦喽)。杰伦的歌好还是不好,答案在人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因为义在人心之内。那我们就能全凭主观臆想,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吗?王阳明说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要“尽天理而存人欲”。没错!要求就是这么高。要穷尽万事万物,并且没有丝毫私欲,这样才能达到至善。
是不是想说:我太难了…… 尽天理已经不可能完成,还要没有私欲。同志们,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永远谦卑,终身学习,去除杂念,与自己为善,与周遭为善,少一些计较,少一些功利。我们不是神,但是可以创造神~然后靠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