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又到了千万学子决定命运的神圣一天。想想我当初读高三时候,每次月末模拟考试还是很紧张的,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三下学期老师的滚筒式的超强复习又不能全部消化,总是容易患得患失,学习起来内心一点都不坚定。那时的我读书不认输兼顾着迷茫,也想着鲤鱼跃龙门在此一年赌注,身边总能感受到高三学子被特殊照顾的压力。我是那种考试容易紧张,往往因为紧张最容易发挥不好。所以导致我整个模拟考到高考考试就是一般般,没有直线上升情况出现。现在大学毕业10年,当时我感受到高考的千斤重担放长放大到现在,其实一点都不算什么了,可我当初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压力那么大?
题目是昨天微博的热搜,我就以此来说说大学毕业4年同学的差距吧。
因为我读的大学不是很好,所以毕业我的所有同学都面临着工作不好找的情况,我们都选择了去深圳 上海 广州 苏州这样的大城市工作。确实前面3年工作积累,有很多同学工资都涨了,但是对于女同学面临生育,我的很多女同学都是工作3年内生小孩,就在家带小孩到2岁或者3岁,再出来从0开始找工作。这就导致毕业4年内我的身边女同学其实都一样,没什么差距。倒是有男同学自己在外面报培训机构学习,大学从来没发现的一些能力,居然在后期培训和工作后结交的一群学习的人,变得闪闪发光,让人刮目相看。有些男同学选择大城市奋斗2-5年就回自己家乡省会城市发展,这期间他们在自己工资和父母帮衬下已在省会买下1套房。没有父母帮衬的继续在外打拼积累原始资金,完美错过了16年之前在大城市买房的机会。但是这群人继续在外面赚钱,也曾后悔也曾自责,但是从没放弃。
如果非要说毕业4年的差距那就是毕业4年有没有在省会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周边买套房的差距。
真正的差距是毕业10年的差距,毕业4年在省会或者1线城市周边买了1套房的同学,现在还是1套房,反而是前面4年没有在大城市买到房的同学,现在在大城市已经有了2套。所以说生活的苦和累,哪些打不死你的小强,都让你后续生命力更加的顽强抗压。
最后给出年轻人的建议:1.毕业一定要去大城市闯荡, 如果是北京上海,就快速利用自己下班和周末时间报一个外面的培训班,培训一项有前途的技能,培训费3W左右的都不会差。如果选择深圳和广州就要工作中积累人脉,积累资源,那边太容易工作3年就自己单枪匹马的拉上几个朋友创立自己的公司做销售。
2.毕业前3年不要把自己的工资交到父母手里,不要贴补家用,拿出来投资自己学习新的技能,跳槽就跳到这个有前途的技能头部行业中,等你人到35岁很多公司不要这个年龄的人,或者这个年龄工资不好谈,你面临转型。到35岁再学你就会发现很容易力不从心,要下很大的决心去战胜掌握新的东西。
3.不管你大学是学的什么专业都是好专业,只是你早早的放弃了。只是你一开始找工作没有找到你满意的公司或者工作,因为刚毕业一张白纸的话又不是985,很多同学面临在大学一毕业就立马转行的决定。如果你喜欢你大学的专业,就要实习进到头部公司,然后从事你专业相关工作。如果你想转行,就去一线城市边工作边报班培训,把自己简历修饰下,培训完就勇敢的跳槽到自己培训的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