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啸谷
做HR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职业发展的典型问题,今天聊一聊专业能力,先罗列一些现象:
1、我经常受人委托给他们本人或推荐的人介绍工作,一番面试下来,发现很多人缺少专业特长,年龄小的还好,能够从零起步培养。最尴尬的是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类型的通病要么是毕业后频繁在不同职业间换工作,要么长期做一些没有门槛,谁都能干的活。
2、大学的专业和职场上的专业是两种概念,在现实中,国内很多大学专业所授内容和实际工作需求仍是脱节的。在校期间专业成绩很好的,不代表在职场上专业能力就一定强。
3、很多大学毕业生因急于择业,容易进入一些门槛很低的职业领域,最典型的代表有:销售、基础行政、基础人事等,进入以后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此领域深耕,专业能力就很难建立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可替代性太强。
4、职业发展初期很多人对年龄时间的感觉是较迟钝的,一方面刚步入社会,适应职场占据了很大精力,另一方面年轻对未来充满自信,危机感相对较弱。但28岁前是奠定职场专业能力基础的黄金阶段,这个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年龄大了再去补就要付出更多,也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
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和创业者,又没有嫁入豪门,职场上安身立命的根基只有“专业”二字,没有专业打底,再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没用。
招聘时,每当我看到那些因缺少专业而蹉跎职场的人,都不免叹息,而对照自己,这些年我在职业发展上走的很多弯路也都与专业能力不够扎实有关。
所以,在职场上应把培养“专业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有了这个基础再谈别的。
很多人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长期无长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专业能力没有提升,因此,认清并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内容是吸纳了GHR(环球人力资源智库)李江华老师的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
专业能力分为四个部分:
1、专业知识:也就是理论基础,无论我们从事哪个职业,首先要做的是打好知识基础,检验标准就是当我们面对实际工作需求时,能否快速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调取足够的理论解决依据。
专业知识学习的方法相对简单,把这个领域经典的教科书多啃几遍就能基本满足,再时刻关注、吸纳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
仍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比如面对绩效管理的问题,哪种工具更适用:KPI、OKR、PBC、MBO、BSC、KSF等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我们能不能分析清楚。
2、专业技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背景,适用于A公司的,不一定适用于B公司,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找到问题根本所在,对理论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应用。
比如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近些年国内流行的绩效管理工具,但它诞生于互联网公司谷歌,那么传统制造型企业想要应用的时候就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优化了。
3、专业经验:指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的经验,刚步入职场需要积累,有经验的人需要定期总结。企业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时候往往很看重专业经验,某种程度上专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存在正相关性。
招聘面试是最典型的场景,专业经验较少的面试官往往喜欢按套路来,比如提问:请做下自我介绍?你的优缺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问大学生还可以,但问中高管候选人就有些失当:自我介绍都写在简历里,优缺点为什么要告诉你。
专业经验较丰富的人在面试高端人士时往往更关注价值:告诉候选人企业需要什么,然后再去判断他能不能满足需要,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4、专业精神:这是专业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决定一个人在专业领域最终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什么是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有些相似,就是为了使专业价值得到发挥应该坚持的精神,是专业存在的意义所在。比如精益求精、独立、专注等。
举例,绩效管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回到本源,是为了提升个人和组织的业绩,可以奖优罚劣,但很多企业把绩效做成了变相扣工资,这就是典型的缺乏专业精神。无论老板怎么要求,HR的价值一定要回归专业存在的本源,并且去坚守,因为其长期价值体现一定是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上述四点是对专业能力的很好概括,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初、中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的,真正到了高阶以后,拼的就是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