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其实,我对此书慕名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搁浅至今方才寻来拜读,深觉遗憾。而且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回家还得照顾小儿,所以只能利用零碎时间翻阅,阅程甚缓,几天下来才阅至《陌上桑》篇。
阅至此篇,旧时记忆不知不觉浮现眼前,第一个跳到我眼前的便是那红得发紫的桑葚啊,我的童年绝味美食,如今一想,馋虫顿生。掐指一算,大约至少已有20余年再未品尝过桑葚的滋味。或许此刻再吃,也没了儿时的味道。
记忆中,桑葚幼时,宛如一条绿色的毛毛虫,食之干涩无味。随着时光的催熟,渐渐变成鲜红色,再后来变为黑紫色,味道也达到最佳。记得小时候,许多小孩子还没等桑葚熟透,便迫不及待地爬上树去,摘了来吃。爬不上去的,就用竹竿敲打,或者央求树上的伙伴摇晃,桑葚就像下雨似的簌簌而落,大家争先恐后地捡拾,洗也不洗就往嘴里塞。完事再看,早已成了“黑孩儿”。
小时候,村里桑树不多,大约五六株的样子。果实有白有黑。论甜度,白色桑葚更胜一筹。只可惜白色桑树难得,村里唯有两株。前些年回去,便已不见了踪迹。
惜哉、惜哉。
桑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美食,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项活动,养蚕。村里人家并不以养蚕为生。所以,我们小孩子养的都是野蚕,摘几片桑叶铺在一处,捉几条小蚕置于其中,等待他的蜕变。可是,总是过不了多久,蚕宝宝不是跑了,便是命归他世。小孩子总免不了为此郁郁几天。
前些年回去,村里那棵胖矮的桑树已经半死,不知如今安好否?是否还记得曾经在你身上攀爬玩耍,摘食桑葚的孩子们?在此,我代表我们那一群儿时的伙伴,向你说声谢谢!谢谢你陪了我们整个童年,给了我们那么多美好难忘的记忆。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