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国强
杭城的街头,或整齐或散落地摆放着共享单车。红的摩拜、黄的ofo、蓝色的小鸣、绿色的酷骑……不一而足,琳琅满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培训之余,同窗小林唤我去西湖边骑行。骑行!——这瞬间泛起了我深藏在心底的自行车的记忆。于是毫不犹豫放下手头的书本,顾不得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匆匆下楼。
小林一身蓝色运动短装,早就在宾馆门前等候。我在他的指导下,选择单车、下APP、输入信息、充值……很快做好了预备工作,在武林门小广场的边上,扫了扫摩拜单车的二维码,红色单车自动开启,我们的环湖骑行开始了。
我们顶着烈日,一前一后,单车从容经过红绿灯路口,穿梭于人流、车流中,如两匹脱缰的野马,朝着环城西路、北山路飘飞到白堤。小林来自温州,他告诉我说,他自小喜欢骑车,现在经常外出骑行。我很是得意地跟他说,我不怎么骑车,但我的车技是一流的:我能骑车上陡峭的山路,也能下凹凸不平的斜坡;能在三四十公分宽的泥泞乡间小道缓缓前行,也能在原点脚不着地停几十秒钟……
我之所以会大言不惭炫耀自己骑车的“本领”,是因为心中的确有太多太多有关自行车难忘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寒荒的岁月中度过的,那是父母给自己买枝铅笔都可以兴奋好几个星期的年代。对于上百元的自行车,那的确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四件套,是女孩子出嫁最体面的嫁妆。80年代初上初中时候,清楚地记得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有自己的自行车,听说他的父亲是供销社的领导,他是可以用粮票在食堂买吃的。这位老兄自初中毕业后一直未曾谋面,面容已经记不真切,但他的那辆轮毂都锃亮锃亮的自行车却历历在目。那时,他经常在教室门前表演“骑术”,煞是吸人眼球,让我们这些穿着父亲旧棉袄的孩子惊羡不已,从此自己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成了我们少年时代渴盼的美梦。
那段时间,让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大舅舅来家做客。我的大舅舅是个箍桶匠,为了揽得一点生意,得常年在各个村子里穿行吆喝,所以他是较早买了自行车的人。舅舅每次走村串寨,经过我家,要吃点便饭稍作休息。就在他喝茶吃饭的间隙,我偷偷摸摸拖着他那辆28吋的海狮牌自行车,到晒谷场上玩起来。那时,我学骑车不需要别人教,不喜欢别人看,也无需别人帮忙!我从学淌车开始,所谓“淌车”,就是左脚踩在踏板上,右脚往后蹬几下地板,然后微微后抬,人斜靠在车身上,让自行车缓缓往前滑行。刚开始练,车翻人仰在所难免,膝盖、手肘血肉模糊也是常有的事。我为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受点皮肉伤是绝对不会喊痛的,更不会轻言放弃,我那点坚毅的品格也许跟这事也有点关系。那时,我不怕自行车掉链子,掉了,我自己能装上去;最怕的是右边的踏板被压弯了、车把手变形了或者挡泥板的油漆刮掉了……出现这种情况,那是件天大的事情。大舅舅爱车如命,看到自己的爱车受到这样的折磨,常常会恼怒不已,但又不敢大声责骂,闹得大舅舅吃饭、喝酒都有些心不在焉,最后干脆不来我家了。大舅舅几个月前刚刚去世,如果生前聊起自行车的往事,一定感慨良多。
让我自己都感到奇怪的是,那时我的平衡能力特别强,没有摔几次,就能上路骑车了。当年,我个子小,而自28吋自行车很高,人跨坐垫上双脚够不到踏板。于是我索性就跨在坐垫前端的横档上,或者直接把右脚从横档下斜伸过去,侧着身体。这个姿势踏板打不了圈,我踩下一半回一下踏板,再踩一半又回一下踏板,就凭这姿势也能在田间小路上疾驰!
上高中后,学校离家里比较远。父母拗不过我,痛下决心花了一年的积蓄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28吋的海狮牌,价格实惠,也很耐用,父亲就冲着这个,没考虑我的身材给我选了这一款:黑色的车架、黑色的前后座,银白色的车把和轮毂,前后车轴上还有一个小彩圈……买回车子的那一天,父亲语重心长地我告诫我:“骑车要小心,要好好地爱惜它,这辆车骑破了,以后就得你自己买了!”我理解父亲的深意,每次骑完后,都擦洗得一尘不染。为防止刮掉横档的油漆,在上面扎了塑料彩带;自行车后座有刮痕,马上涂上黑油漆;链条生锈了,马上加油。那时候家里没有润滑油,就加点柴油甚至菜油。但是一旦骑车出行,我是不会吝啬的,再高的陡坡也要冲上去不可,再不平的山路也不愿下来拖行。家门口有个斜坡,有45度左右,坡面是不规则的台阶,下坡就是90度的转弯,但我一般不会轻易下车。那时,我视力很不好,裸眼视力不到0.1,小学时老师都担心我乘车不安全,不让我跟班上的学生去出去春游。但我跨上自行车那刻起,好像从来未出什么安全事故。
我的老家虹霓山以前盛产辣椒,家家户户都种辣椒,辣椒要卖到兰溪县城去。乡邻们三更半夜起床,吭哧吭哧挑着两个箩筐,箩筐内少不了前天晚准备的当作中餐的麦馃。走走歇歇赶十里多路,再到女埠码头乘早班船,到兰溪城里天都没有大亮。父亲看我车技娴熟,也就试着让我跟邻居兄弟们骑车去城里卖辣椒。头天晚上,我和父母先把地里摘来的辣椒小心翼翼装进蛇皮袋,封好袋口,再把两三蛇皮袋辣椒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凌晨3点左右我们便出发。没有车灯,没有路灯,只看见路面一缕微微的白色,就凭着这种朦朦胧的感觉,每次都能安全飘飞到兰江大桥边的和平菜市场。
高中毕业后,觉得这28吋的海狮牌太笨重,尤其是后座日晒雨淋锈迹斑斑,已经很不美观!于是很想有一辆轻便的自行车,后座银白色的那种。因为我记得父亲买车时的话,体谅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不敢要求他们买第二辆新车。于是突发奇想,卸下后座,叫在黄店镀锌厂打工的同学鍍了锌,使它变成了银白色。
在浙师大,寝室离教室、食堂和图书馆都有一段路,尤其外出校园到金华城里要搭乘公交车,又很不方便。于是常常到商业街做生意的老乡那里借自行车,借得多了不好意思,后来干脆自己买了一辆轻便的二手车。从邵逸夫图书馆骑到桃源楼食堂,真有“春风得意马蹄轻”之感。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我用第一月的薪水就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轻便自行车。
……
我和小林骑过北山路,过了白堤又转向苏堤,一路上暖风拂面,荷香阵阵,别有滋味。在湖滨的超市买了个草帽和西瓜,在苏堤柳树下小憩,然后又从南山路回武林门广场。回到宾馆已经全身湿透,双臂和脸颊有被烈日烧灼的疼痛感。
这西湖边的摩拜单车勾连起我读书时代自行车的记忆,看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大街,回忆很美,令人深思,催我奋进。